人生岂不繇时命,万事忧愁感双鬓。
兄弟三人我衰病,齿牙落尽谁能信。
畴昔文章倾万乘,道傍争欲知名姓。
中年读《易》甘肥遁,归来拟展云山兴。
赤城黄海东南胜,故园烽火忧三径。
京江战骨无人问,愁吟独向南楼凭。
风尘咫尺何时定。
故人往日燔妻子,我因亲在何敢死。
憔悴而今困于此,欲往从之愧青史。
不详
别署鹿樵生、、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生男欢喜生女怜,嗟我无子谁尤天。
伤心七女尽亡母,啾啾乳燕枝难安。
一女血泪啼阑干,舅姑岭表无书传。
一女家破归间关,良人在北愁戍边。
更有一女忧烽烟,围城六月江风寒。
使我念此增辛酸,其余镫下行差肩。
见人悲叹殊无端,携手游戏盈床前。
相思夜阑更剪烛,严城鼓声振林木。
众雏怖向床头伏,摇手禁之不敢哭。
舍南春水成清渠,其上高柳三五株。
草阁窈窕花扶疏,园有菜茹池有鱼。
蓬头奴子推鹿车,艺瓜既熟分里闾。
忽闻兵马来城隅,南翁北叟当窗趋。
我把耒锄心踌蹰,问言不答将无愚。
老大无成灌蔬壤,暂息干戈窃偃仰。
舍之出门更何往,手种松杉已成长。
白头儒生良自苦,独抱陈编住环堵。
身历燕南遍齐鲁,摩挲漆经观石鼓。
上探商周过三五,矻矻穷年竟奚补,岣嵝山头祝融火,百王遗文弃如土。
马矢高于矍相圃,笺释虫鱼付榛莽。
寓言何必齐庄周,属辞何必通《春秋》。
一字不向人间留,乱离已矣吾无忧。
京江流水清如玉,杨柳千条万条绿。
画舫劳劳送客亭,勾吴人去官巴蜀。
巴蜀东南僰道开,夷牢山下居民屋。
诸葛城悬断栈边,李冰路凿颠崖腹。
不知置郡始何年,即叙西戎启荒服。
吾祖先朝事孝宗,清郎远作蛮方牧。
家世流传饯别图,知交姓字摩挲读。
先达乡邦重文沈,太仆丝萝共华省。
徵仲当时尚少年,后来词翰臻能品。
师承父执石田翁,婉致姻亲书画请。
相城高卧洒云烟,话到相知因笑肯。
太守严程五马装,山人尺素双江景。
草色官桥从骑行,花时祖帐离尊饮。
碧树遥遥别袂情,青山叠叠征帆影。
首简能书枝指生,挥毫定值残酲醒。
狂草平生见尽多,爱看楷法藏锋紧。
徵仲关心画后题,石田句把前贤引。
杜老曾游擘荔支,涪翁有味尝苦笋。
此地居然风土佳,丈人仕宦堪高枕。
呜呼孝宗之世真成康,相逢骨肉游羲皇。
瞿塘剑阁失险阻,出门万里皆康庄。
虽为边郡二千石,经过黑水临青羌。
氂牛徼外无传堠,铁锁江头弗置防。
去国岂愁亲故远,还家讵使鬓毛苍。
吾吴儒雅倾当代,石田既没风流在。
待诏声华晚更遒,枝山放达长无害。
岁月悠悠习俗非,江乡礼数归时态。
纵有丹青老辈存,故家兴会知难再。
京口千帆估客船,金焦依旧青如黛。
巫峡巫山惨憺风,此州迢递浮云碍。
正使何人送别离,登高肠断乌蛮塞。
衰白嗟余老秘书,先人名德从头载。
废楮残缣发浩歌,一天诗思江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