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张槎溪

一笑相逢白下城,秋光满路雨初晴。

沧江上与天河接,应是乘槎到玉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雨后,白下城中相遇的场景,充满了诗意与想象。

首句“一笑相逢白下城”,开篇即以轻松愉悦的氛围引入,仿佛两位故人在久别重逢时,会心一笑,温暖而亲切。白下城,此处借指南京,古人常用以指代江南繁华之地,这一句便将地点设定在了这样一个充满故事与历史底蕴的地方。

次句“秋光满路雨初晴”,紧随其后,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秋日的阳光洒满道路,不仅照亮了路面,也照亮了人们的心境,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的感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是对人心情的映射,暗示着经过雨水的洗礼,一切又重新焕发生机。

接着,“沧江上与天河接”,诗人将视线从地面转向远方,描绘出一幅壮丽的江天一色图景。沧江,泛指江河,这里特指长江,与天空中的银河相连,形成了一种天地交融的壮观景象。这种景象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宇宙广阔无垠的感慨,寓意深远。

最后,“应是乘槎到玉清”,引用了《博物志》中关于乘木筏至天河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玉清,道教中的最高仙境,象征着纯洁、神圣和理想化的世界。这句话不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也寄托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秋雨过后,白下城中相遇,进而展开的一系列富有诗意的画面,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也有对内心情感的抒发,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387)

释元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用赵倅韵二首(其一)

江山陈迹六朝遗,寂历寒花野水湄。

犹有石头城畔月,夜深还照昔人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用赵倅韵二首(其二)

凭高一望兴何穷,晴雨朝昏景不同。

莫向吟边苦怀古,败荷疏柳怯西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寄题孤屿琚师半云

江上悠悠寄此身,一间茅屋半边云。

长年相伴闲怡悦,去住无心不用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送黄宰之江陵

滑石桥寒玉万寻,到君游日正春深。

诗人今拥油幢坐,曾听孤猿月下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