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客有三代器,宝之金玉重。
考制谓尊彝,求形类瓶瓮。
文款隐斑驳,光润岂磨砻。
所嗟去古远,未足适时用。
什袭虽珍藏,弃置相伯仲。
纵有好奇者,相看为玩弄。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绂创作,名为《杂诗》。诗中描绘了一位收藏家珍视三代古器,将其比作金玉之宝,并详细描述了这些古器的形态、纹饰与光泽。然而,诗人感叹这些古器虽珍贵,却因年代久远而难以适应时下的使用需求。最后,他表达了即使有人对这些古器感到好奇,也只是将其作为玩物看待的无奈。
通过这首诗,王绂不仅展现了他对古代文物的深刻理解和欣赏,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地位和价值的思考。诗中的对比手法,如将古器的珍贵与实用性、珍藏与被忽视进行对比,增强了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深度。同时,诗的语言流畅自然,形象生动,使得读者能够直观感受到古器的魅力以及诗人对其命运的感慨。
不详
人生贵有养,所养将如何。
惟以养吾心,一善靡有他。
俛仰苟无愧,灵台蔼天和。
嗤彼夸毗人,嗜欲何其多。
所养亦以异,纷纷蹈风波。
仁义譬刍豢,千载吾师轲。
公子得野鸟,来自虞罗中。
羽毛何灿灿,声音复嗈嗈。
珍爱日为玩,殷勤贮雕笼。
雕笼岂不贵,胜彼荆棘丛。
饮啄就左右,乃足安微躬。
野鸟性难驯,飞扑尤忡忡。
比类忍莫同,永隔雌与雄。
孰知野鸟苦,秪悦公子容。
沈君搆华轩,藏书复藏琴。
书以载古道,琴以传古音。
古人不可见,唯此悦我心。
我心既自悦,外虑俱销沈。
凉生深竹净,日转高梧阴。
弦诵苟世守,奚须满籯金。
数载不相见,一见惊复喜。
翻思两地情,音问隔千里。
宿雨暗洲渚,飞鸿度江水。
孤棹即飘然,离愁又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