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昨有客来相访,通名自谓包羲。主人坚以未同辞。
客笑卿当勿尔。昔与陶潜高卧,风流千载谁师。
闻卿学懒且吟诗。特地寻盟到此。
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西江月(其三)戏效辛稼轩体》是一首词,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古诗。但从内容上看,它具有古诗的韵味。词中描述了客人来访,自称是包羲,主人以未相识为由婉拒。客人则以陶潜的风流逸事为例,自比并提及对方既懒于学问又喜好吟诗,因此特意前来结交。整体风格轻松幽默,体现了词人与友人的互动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词中的“戏效辛稼轩体”意味着作者有意模仿辛弃疾的词作风格,使得作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不详
[明](约公元一六一五年前后在世)字仲茅。生卒年均不详,约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前后在世。历官光禄寺少卿。彦长于词,尤工小令,以淡雅见称。词集今失传,仅见于各种选本中
谁拯灵均湘水上。节物多惆怅。
痛饮读离骚,杜若江离,总是凄然况。
姊归曾整行春仗。俯仰千秋壮。
今日拟招魂,酒侣诗朋,醉弄清溪涨。
岁暮凄然风雨夜。小鼎微兰麝。
窗纸印瓶梅,旧事心头,辗转浑无藉。
荧荧灯火蜗牛舍。金粟开还谢。
寒漏促铜壶,被烬薰篝,好梦凭谁借。
野烧红将敛,重山翠欲流。谁家死别与生留。
哭到夕阳零落恨难休。古墓多于草,新坟密似沤。
城中歌舞正绸缪。却又等闲白了少年头。
窗里夕熏残。窗外寒山。沈郎不耐客衣单。
多病伴愁愁伴我,我病相搀。窗外雨声潺。
窗里凭拦。才看春去又秋还。
还去都归天上也,留恨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