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俞彦的《南柯子·清明》描绘了一幅清明时节的景象。首句“野烧红将敛”形象地写出了野外火势渐弱,余烬微红的场景,暗示着春天的到来和生机的复苏。接着,“重山翠欲流”则以浓翠的山色比喻生机盎然,仿佛绿色在流动,展现出大自然的活力。
然而,诗人心情沉重,他注意到“谁家死别与生留”,感叹生死离别的哀痛,这种情感随着夕阳西下而愈发强烈,"哭到夕阳零落恨难休"表达了无尽的哀悼和悲痛之情。接下来,诗人对比了古墓与新坟的增多,"古墓多于草,新坟密似沤",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变迁。
最后两句“城中歌舞正绸缪,却又等闲白了少年头”揭示了社会上人们沉浸于欢乐之中,而时光却毫不留情地流逝,青年人的生命也在不知不觉中老去。这句诗寓含了对人生无常和珍惜青春的感慨,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清明节为背景,通过鲜明的对比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哀乐与世事的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