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宗杰

谋拙材疏懒是真,岂堪为吏走风尘。

已知富贵非吾望,欲以诗书老此身。

为问折腰从斗米,何如白眼看时人。

闻君高卧辞冠冕,多幸佯狂亦有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寄王宗杰》由宋代诗人刘攽所作,通过诗中表达的情感与意象,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身才华与命运的反思,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

首联“谋拙材疏懒是真,岂堪为吏走风尘。”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才智不足、性情懒散,难以胜任官场事务,形象地描绘出自己不愿涉足官场、远离尘嚣的心境。这反映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活的排斥和对于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颔联“已知富贵非吾望,欲以诗书老此身。”进一步阐述了诗人对于富贵的淡泊态度,他深知自己并非追求财富与地位之人,而是希望通过诗书来度过余生。这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世界的重视,以及对于物质追求的淡然。

颈联“为问折腰从斗米,何如白眼看时人。”这里运用了“折腰”这一典故,借以表达对官场屈膝逢迎行为的反感,而“白眼”则象征着对世俗的不屑一顾。这两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中种种不公与虚伪现象的批判态度,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独立思考的人生态度。

尾联“闻君高卧辞冠冕,多幸佯狂亦有邻。”诗人通过赞美友人王宗杰辞官归隐、远离权贵的行为,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认同与羡慕。同时,也暗示了自己虽未能如愿,但内心深处仍怀有相似的理想与追求,找到了精神上的共鸣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与价值取向,同时也传递出了一种超越功利、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1268)

刘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刘敞之弟。一作贡父、赣父。一说江西樟树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

  • 字:贡夫
  • 号:公非
  • 籍贯:临江新喻(今江西新余)
  • 生卒年:1023~1089

相关古诗词

寄张四

天下风尘日可叹,岂惟西域与南蛮。

举世相争蜗角里,此身无事马蹄间。

力耕可以得饱食,从仕于今真厚颜。

相劝休官勿待漏,卜居终近虎丘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嘉祐末予始为学官同舍六人后二年间钱醇老为秘阁校理杨之美出判颍州刘隐之姜至之麻仙夫李景真相次为王宫教授曩游无复留者初秋夜直偶书寄杨之美

夷路驱车势易奔,青冥纵翼自孤骞。

求为散木甘无用,正似灵光幸独存。

汗简老生跻璧府,曳裾贤傅遍王门。

子云寂寞经同病,会待庭枝看有孙。

形式: 七言律诗

寄仲冯

终南秋雨色如新,旧国登临易思人。

废塞池台馀气象,埋藏金玉见精神。

三公七相空丘垄,万户千门尽棘薪。

安得身随飞鸟翼,相从谈笑折西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馆中僚旧

落帆江浦念睽携,远迹勾吴不自知。

鼠穴祇缘衔窭薮,属车空羡载鸱夷。

黄云海色迷仙境,丹叶秋风感鬓丝。

为诵延年五君咏,敢论平子四愁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