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望帝知何苦,催归不自禁。
窜身依树密,啼血染花深。
细雨离人泪,游丝荡子心。
青山明月夜,老耳最知音。
这首诗名为《闻杜鹃》,是宋代诗人葛天民的作品。诗人以杜鹃鸟为载体,表达了深深的思乡之情和人生的无尽哀愁。首句“望帝知何苦”,借用了古代蜀王杜宇化为杜鹃的传说,暗示杜鹃鸟的悲鸣源于其内心的苦楚。次句“催归不自禁”描绘了杜鹃鸟无法控制地呼唤,似乎在催促游子归乡,流露出强烈的思乡之情。
“窜身依树密,啼血染花深”通过杜鹃鸟藏身于密林深处,啼叫时鲜血染红花朵,形象地展现了其哀痛之深和执着之态。接下来,“细雨离人泪,游丝荡子心”将杜鹃的啼声与离别之人的泪水、游子的思绪相联,进一步渲染了离愁别绪。
最后两句“青山明月夜,老耳最知音”,诗人以自己年迈之躯,仍能感知杜鹃的啼声,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深怀念,以及岁月流逝中对往昔情感的共鸣。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以杜鹃为媒介,勾勒出一幅凄美的思乡图景。
不详
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晓荷承坠露,晚岫障斜阳。
树下地常荫,水边风最凉。
蝉移惊鹊近,鹭起得鱼忙。
独坐观群动,闲消夏日长。
微波漾漾雨濛濛,岸脚烟莎间水荭。
照影已无双鬓绿,关心犹有一丝风。
鸳鸯对浴红衣扑,菡萏相亲翠盖笼。
醉舞梦吟皆胜处,个中非异亦非同。
九月离东嘉,长安了岁华。
未登杨子渡,先访葛翁家。
天作今朝雪,灯开昨夜花。
一杯能强饮,不必问丹砂。
洞里桃花自古初,人间尘事几乘除。
重来渔父难相觅,前度刘郎未忍疏。
画楫迎逢春女渡,采符供奉岁朝书。
嫣然似共幽篁语,占尽风光奈得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