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愤三首(其二)

开眼看不得,愁来只自颠。

六年万忧苦,四海一腥膻。

叹命巧相值,观时痛可怜。

却惭深夜月,犹忍照胡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郑思肖所作的《写愤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尊严的强烈捍卫。

首句“开眼看不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痛苦,仿佛连睁眼都成为了一种煎熬。接着,“愁来只自颠”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沉重与纷乱,愁绪如同翻腾的波浪,难以平息。

“六年万忧苦,四海一腥膻”两句,以时间的跨度和空间的广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深切同情。这里的“腥膻”不仅指战争带来的血腥与苦难,也暗含了对异族统治的反感与排斥。

“叹命巧相值,观时痛可怜”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与时代背景的感慨。在这样的乱世中,个人的命运往往显得微不足道,而时代的苦难更是让人痛心疾首。

最后,“却惭深夜月,犹忍照胡天”一句,以月亮的坚守与慈悲,反衬出人间的冷漠与残酷。月亮不问人间是非,依然照亮着被异族统治的天空,这既是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人间正义与光明的呼唤。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比、象征等手法,深刻揭示了诗人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复杂情感,以及对和平与正义的渴望。

收录诗词(403)

郑思肖(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 字:忆翁
  • 籍贯:连江(今属福建)
  • 生卒年:1241~1318

相关古诗词

写愤三首(其三)

朝廷罹祸乱,民物苦颠连。

晋帝渡江谶,唐皇幸蜀年。

剖云行白日,翻海洗青天。

办得大事了,胸中即泰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偶成

郡国残民少,君王何日归。

不知秋后雁,犹得向南飞。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无题五首(其一)

屡问北来者,相传尽不同。

三宫在何许,万姓堕愁中。

春草活腥绿,雨花啼惨红。

人间至微物,今亦怨天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无题五首(其二)

自古无兹难,我朝今遇之。

小臣惭逆土,大事决成期。

劫坏六龙死,天荒万象悲。

时哉弗可失,奋发莫迟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