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屡问北来者,相传尽不同。
三宫在何许,万姓堕愁中。
春草活腥绿,雨花啼惨红。
人间至微物,今亦怨天公。
这首诗名为《无题五首(其一)》,由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的诗人郑思肖所作。诗中充满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情感的深沉感慨。
首句“屡问北来者,相传尽不同。”开篇即以询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北方消息的关切与疑惑,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动荡和信息的不统一。接着,“三宫在何许,万姓堕愁中。”将焦点转向了皇宫与百姓,描绘出宫廷的动荡与民间的哀愁,反映了社会的动荡不安。
“春草活腥绿,雨花啼惨红。”这两句运用了鲜明的色彩对比,以“腥绿”和“惨红”来形容春天的生机与悲凉,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人的痛苦交织的景象,寓意深刻,富有象征意义。
最后,“人间至微物,今亦怨天公。”诗人将视角放到了“人间至微物”,即最普通、最不起眼的事物上,通过它们的哀怨,表达了对天公不公的质疑和不满,同时也流露出对普通人苦难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感受、社会现状和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关怀,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画家。原名不详,宋亡后改名思肖,因肖是宋朝国姓赵的组成部分。表示不忘故国;号所南,日常坐卧,要向南背北。亦自称菊山后人、景定诗人、三外野人、三外老夫等。曾以太学上舍生应博学鸿词试。元军南侵时,曾向朝廷献抵御之策,未被采纳。后客居吴下,寄食报国寺。擅长作墨兰,花叶萧疏而不画根土,意寓宋土地已被掠夺。有诗集《心史》、《郑所南先生文集》、《所南翁一百二十图诗集》等
自古无兹难,我朝今遇之。
小臣惭逆土,大事决成期。
劫坏六龙死,天荒万象悲。
时哉弗可失,奋发莫迟疑。
一天悽怆事,此恨极难裁。
骨纵已成土,心终不肯灰。
毒蛇嘘树死,怨鸟哭春哀。
处处山东老,悬情汉诏来。
愁海茫茫望不穷,黄茅白苇渺阴风。
凤凰高遁层霄外,豺虎横行大道中。
九庙倾颓郊祀废,四方祸乱国家空。
于今建武重兴汉,谁是云台第一功。
鞠躬尽瘁吊无君,满耳冤声不忍闻。
醉去忘形犹蜕骨,怒来嚼齿欲穿龈。
腥风涴晓春应怨,痴雾霾空路莫分。
荧惑星明圣人出,频频中夜验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