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叟

新桥老叟七十七,白发蓬松面黧黑。

一儿已死孙早孤,出外萍飘觅衣食。

伶仃孤苦迫衰年,活计惟存半亩田。

去年种瓜收倍利,今年种瓜瓜脱蒂。

火云覆地如炉烘,讹言上天降赤龙。

此翁担水新桥畔,曲背辛勤手浇灌。

黄尘扑面恶热侵,力尽心忧魂倏断。

噫嘘欷,此翁可怜不惜命,半亩瓜田竟身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农夫在艰难生活中的辛酸与坚韧。诗中通过“新桥老叟七十七,白发蓬松面黧黑”开篇,形象地勾勒出老农的外貌特征,显示出岁月的痕迹和生活的艰辛。接着,“一儿已死孙早孤,出外萍飘觅衣食”,描述了老农的家庭背景,儿子离世,孙子无人照料,只能外出谋生,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不易。

“伶仃孤苦迫衰年,活计惟存半亩田”进一步展现了老农晚年孤独、困苦的生活状态,以及仅有的依靠——那片维持生计的半亩田地。然而,命运似乎并未对这位老人仁慈,去年丰收的喜悦转瞬即逝,“去年种瓜收倍利,今年种瓜瓜脱蒂”,今年的瓜田却遭遇了不幸,瓜果未成熟便脱落,象征着生活的无常和不确定性。

接下来,“火云覆地如炉烘,讹言上天降赤龙”描绘了极端天气带来的灾难,暗示了自然环境对农民生计的威胁。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农依然不屈不挠,“此翁担水新桥畔,曲背辛勤手浇灌”,他亲自到新桥边担水浇灌瓜田,体现了他对土地和生活的执着与热爱。

最后,“黄尘扑面恶热侵,力尽心忧魂倏断”描绘了老农在酷热中的劳作情景,尽管身心俱疲,但他的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担忧。诗的结尾,“噫嘘欷,此翁可怜不惜命,半亩瓜田竟身殉”,表达了对老农无私奉献精神的感慨和同情,同时也揭示了农民在面对生活困境时所展现出的坚韧与牺牲精神。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农在逆境中的坚持与无奈,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和精神面貌,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和历史价值。

收录诗词(1)

史有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游马鞍山

帆外一峰秀,秋风晚更宜。

螺匀千斛翠,玉立五棱奇。

斫石分天巧,探泉及地维。

夕阳松意僻,归路不妨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同王圣濡张时升徐锡溟游鹅鼻峰

旷达见高情,知交托平素。

相与陟危峰,奇观敦夙慕。

我心窃自喜,早行莫迟误。

呼童不及膺,出门自发付。

茶铛手可提,炉碳裹以布。

萦回江水清,品尝忘日暮。

岩壑态探讨,狂笑蛟龙怖。

烟树碧沉沉,乱鸦飞远渡。

别去订后期,计日梅花吐。

过我复寻欢,春风满园圃。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黄山

崩崖突兀瞰飞流,有客携壶到上头。

风劲角传孤堞晚,月明潮涌大江秋。

当年谁惜朱英去,此地空因黄歇留。

我醉长吟踞鹅鼻,青枫白露不胜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春日同友人自黄山席帽峰游石湾至鹅鼻北登君山望江楼

黄鸟唤春江上还,载酒共踏城东山。

披云过山麓,笑指两石湾。

石湾何嵯岈,猿鸟巢穴乎其间。

上有古藤老树飒萦绕,下有奔湍激浪喧回环。

我来临眺复何有,怪石蟠拿剧奇丑。

颠风卷江江欲翻,狂波撼山山欲走。

须臾风足厓谷凉,江如浮练凝清光。

苔石杂坐共举觞,独鹤远剪江天长。

一抹晚霞明未敛,澄波倒映红于染。

西北苍茫杳霭中,隐约金焦烟两点。

兴酣觅句酒未醒,振衣鹅鼻风泠泠。

崖阴或逢豺虎迹,水气忽带蛟龙腥。

下临无地深不测,前对君山净如拭。

穿花拂柳野径通,仰望江楼更攀陟。

醉倚危栏亦壮哉,岷涛万里晴光开。

涛声澎拜向东注,山势嵲屼从西来。

斜阳澹映沙头树,极目遥空烟水暮。

曾开沧海有蓬莱,我欲杨帆从此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