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洞天人远矣,琳馆有遗踪。
愿弃人间事,优游慕赤松。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向往仙境的情怀。"洞天人远矣"表达了对高洁孤寂之地的向往,"琳馆有遗踪"则是说仙境中留下了古人的足迹或痕迹。诗人通过这两句表达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意境,引发人们对于过往历史和传说的联想。
"愿弃人间事"直接表达了诗人想要放弃尘世间烦恼事务的心愿,而"优游慕赤松"则是说诗人希望像仙人一样自由自在,向往那种如同古代神话中赤松子一般的长生不老。这里的"慕"字用得非常好,表达了一种深切的渴望之情。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永恒与寂寞之境的追求。
不详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开岁春寒便有花,官閒只饮酒如霞。
殿门促贺新幡胜,书馆年来事事嘉。
山溪百转水泠泠,栽插新秧次第成。
风赶绿茸无断处,他时粒粒是香粳。
北地樵苏寸草空,不如烧炭此山中。
良材合抱随斤斧,岂顾区区栎与枫。
少妇织新丝,人来不下机。
斜阳过茅屋,郎亦采樵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