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地樵苏寸草空,不如烧炭此山中。
良材合抱随斤斧,岂顾区区栎与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樵夫在北地寒冷的山中砍柴的情景。开篇“北地樵苏寸草空”两句,生动地表达了北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樵夫艰难的劳作现实。“不如烧炭此山中”,则透露出樵夫对于更能带来温暖与收益的工作——烧炭的向往。这不仅是对自己处境的感慨,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生活的一种真实写照。
“良材合抱随斤斧”一句,展示了樵夫对于木材的精挑细选以及对工作的专注态度。最后,“岂顾区区栎与枫”则表达了樵夫在选择材料时的严苛标准,不会在于那些不太理想的树种上浪费时间和劳力。
整首诗通过樵夫的日常工作,展现了他们对生活的渴望以及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同时也映射出古人对于自然的敬畏之心。
不详
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少妇织新丝,人来不下机。
斜阳过茅屋,郎亦采樵归。
岭尽还临水,溪穷又有山。
人游明镜里,鸟语白云间。
晓上春风第一楂,豁然披眼尽天涯。
原田极望人稀少,掩映茅篁数十家。
马力虺隤苦不禁,仆夫流汗亦沾襟。
抱琴来写非无意,爱此山高涧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