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何处闻笳最是悲,京门独立晚晴时。
鹂庚一去荒郊远,借问春光有底迟?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京城门外,傍晚时分,诗人独自站立,听到远方传来的胡笳声,引发了深深的哀愁。"何处闻笳最是悲"一句,以疑问的方式表达了对这悲伤乐音来源的好奇和共鸣。接着,"京门独立晚晴时",通过描绘具体的场景——夕阳下的京城门楼,强化了孤独与寂寥之感。
"鹂庚一去荒郊远",这里的"鹂庚"可能是指乐曲《黄莺儿》,暗示了春天的离去,使得诗人更加感到春光的迟迟不至,增添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听觉和视觉相结合,借助笳声和景色,抒发了诗人对世事变迁、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不详
诗人,与虞集、杨载、揭傒斯齐被誉为“元诗四大家”。一字德机,人称文白先生。历官翰清江林院编修、海南海北道廉访司照磨、福建闽海道知事等职,有政绩,后以疾归。其诗好为古体,风格清健淳朴,用力精深,有《范德机诗集》
胆瓶折得树头花,初是东园一片霞。
西涧读书过夜漏,忽随灯影上窗纱。
欲写乡书寄故园,行人已远意空存。
举头却见南来雁,个个随春度塞门。
不见岩扉净业君,山僧养犬漫成群。
人知自此来看少,祇向山中吠白云。
忆得佳人《白纻》词,几将天外数归期。
自从落尽庭前树,夜夜秋声总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