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潘受平暂归江西省觐

来去慰高深,梅花满旧林。

客庭诗礼地,归梦祖孙心。

彩服行常著,春风到在今。

别怀何所惜,为尔发清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的作品《送潘受平暂归江西省觐》,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画面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切关怀与祝福。

首句“来去慰高深”,以“来去”二字开篇,既点明了友人即将离别前往家乡的行程,又暗含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寓意其行为高洁深远。接着,“梅花满旧林”一句,运用了梅花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友人归乡时沿途的美景,更象征着友人品德如梅花般高洁,即使历经风霜,依然坚韧不屈。

“客庭诗礼地,归梦祖孙心”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想象友人在异乡的客居生活,心中却始终牵挂着家乡的亲人,特别是祖孙之情,表达了深厚的家族情感和对亲情的珍视。这里,诗人的笔触细腻,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友人归乡心情的理解与共鸣。

“彩服行常著,春风到在今”两句,通过“彩服”这一细节,展现了友人归乡时的喜悦与期待,同时也暗示了友人与家乡亲人团聚的美好时刻。而“春风到在今”则以春风喻指友人归乡的心情,形象地表达了友人此刻如同春风拂面般的愉悦与温暖。

最后,“别怀何所惜,为尔发清吟”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之情,以及愿意为友人吟唱诗歌以表达祝福的心愿。这种深情的告别,不仅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也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艺术才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深切关怀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亲情、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寄怀张寄亭太史

十二年前汗漫游,佗城杯酒共登楼。

榜名已自魁三象,物论还归第一流。

内翰新篇传北阙,先公遗树满南州。

怀中书札多时在,未敢因人造次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黄明经俊胤年九十三犹赴闱试诗以壮之

七待春开便百年,少时朋辈几人全。

犹为场屋诸生帽,已谢朝廷养士钱。

老脚登山无万仞,小书盈纸有千篇。

知君定是鹰扬老,黄石黄公未足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程德基以所著易简方编见惠谢之

黄山白岳足幽居,好学偏乘历骋车。

千里借筹频决胜,一官搔首尚踟蹰。

嵇含每状南中物,抱朴兼成肘后书。

安得藉君调燮手,尽回元气到比闾。

形式: 七言律诗

王十洲学使以其高祖渼陂先生文集属为选定赋此答之二首(其一)

前朝全盛纪成弘,尽扫繁音尚正声。

一代才华归七子,三秦风雅属先生。

青霄史馆新裁出,白首丘园健笔横。

司马文章杜陵句,几人兼得擅长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