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和黄繁昌韵

乘闲聊复出城游,所喜相从尽胜流。

已对江山销客恨,更添花卉解人愁。

须知世事浑如梦,还念人生尽若浮。

君若更辞花下醉,问君能有几春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趁着闲暇又出城游玩,令人欣喜的是陪伴的都是上层人士。
面对山水美景消解了旅途的哀愁,再有花草增添了几分解忧的乐趣。
要知道世间之事如同梦幻,人生短暂仿佛浮萍一般。
如果你还能离开花下沉醉,试问你还能拥有多少个这样的春秋呢?

注释

乘闲:趁着空闲。
聊复:姑且。
相从:相伴同行。
尽胜流:都是出类拔萃的人。
江山:自然景色。
销客恨:消除旅途中的烦恼。
花卉:花草。
解人愁:缓解人的忧愁。
世事:世间的事物。
浑如梦:完全像梦一样。
尽若浮:全部像浮萍一样漂泊不定。
更辞:再离开。
花下醉:在花丛中陶醉。
能有几春秋:还能有多少年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芾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闲适自得的情怀和超脱世俗的哲思。

开篇“乘闲聊复出城游”表明诗人在轻松愉悦的心境中再次踏上郊游之旅。紧接着,“所喜相从尽胜流”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同游,共同享受大自然的美好,一切皆如流水般顺畅无阻。

接下来的“已对江山销客恨,更添花卉解人愁”意味着面对壮丽的江山景色,诗人的旅途之情已经消逝,而新生的花草又为他缓解了内心的忧虑。这里体现了诗人通过与自然的情感交流来调节心理状态。

中间两句“须知世事浑如梦,还念人生尽若浮”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他认为世间万象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人的生命则像浮云般短暂且易逝。这种认识让他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

末尾两句“君若更辞花下醉,问君能有几春秋”则是诗人对友人的劝酒之词,同时也是一种对生命有限的提醒。在这花开的时节,再次沉醉于自然的美丽之中,诗人不禁思考起未来能否再次体验到这样的美妙时光。

整首诗通过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共处,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宠辱不惊的生活态度。同时,它也透露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1146)

吴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

  • 字:明可
  • 号:湖山居士
  • 生卒年:1104—1183

相关古诗词

同日登青山偶作

公馀不惮陟崔嵬,三到谢公池上来。

下视众山俱培塿,俯窥尘世尽氛埃。

松生清籁醒人耳,花褪残红堕酒杯。

喜与诸君同胜赏,莫辞一醉少徘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有感

自度吾生不久长,老怀犹自爱风光。

春来扶杖观花急,夏到穿林看笋忙。

无限故人成鬼录,几多逐客寓他乡。

我今幸得身无事,剩向湖边醉几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江月台

秋来江月十分明,台上凉生气倍清。

正好醉吟时自适,若为衰病日相萦。

苦无佳况人空老,数尽残更梦不成。

料想宾僚应笑我,鬓丝如此尚含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江朝宗许重阳见过候终日竟不闻车音使人怅然因成拙句以诮之

故人平日号推诚,然诺应当作世程。

已是赏花频爽约,若为把菊又渝盟。

诗成本拟君相和,酒熟当怜我独倾。

惆怅死生犹未隔,如今先已见交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