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禄耻虚薄,依方托疏慢。
偃息虽久淹,幽栖宁若晏。
一朝幸时会,逝言远游宦。
端服朝阊阖,抽毫谒云观。
短迹乏高足,弱植谢贞干。
岂同渐陆羽,乍类登天翰。
役役感羁旅,悄悄怀归叹。
怅望承明庐,徘徊霸陵岸。
脩路历城闉,初服返里闬。
园墟申宿诺,壤石改新玩。
陟榭瞰东田,寻溪溯南涧。
竹树互邅回,鱼鸟共凌乱。
平生览往昔,即事践昏旦。
冥寂资神理,牵挛防世难。
梅生入会稽,庞公去江汉。
伤哉古今虑,绝景山岩畔。
不详
明朝大臣。祖居亳州城内薛家巷。年十二能诗。举正德九年进士,授刑部主事。谏武宗南巡,受杖夺俸。旋引疾归。起故官,改吏部,历考功郎中。正德十五年(1520年)再次被起用,任吏部考功司郎中。嘉靖二年(1523年),朝中发生“大礼”之争,撰写《为人后解》《为人后辨》等万言书上奏,反对皇上以生父为皇考,招致皇帝大怒,被捕押于镇抚司后赦出。嘉靖十八年(1539年),担任春坊司直兼翰林检讨司,不久病死家中,享年五十,被追封为太常少卿
初服性已旷,久痾志仍疲。
岂谓伤淫滞,偶以恋栖迟。
聿来年岁迁,骤看节物移。
晴阳改阴候,暖律变暄吹。
晨发高闉曲,夕骛清川湄。
白云生幽沚,绿水激层涯。
外感耳目超,内寻神蕴披。
泛滥沧洲趣,髣髴昆山姿。
揆已信薄劣,遭时易磷缁。
来复虽不远,往蹇岂能追。
孟晋终何迨,罢归聊所宜。
愿言在弗谖,援毫申此辞。
园中明晦异,日晏气候齐。
馀光杳西倾,圆景回东跻。
丛木夹空厢,凉飙扇幽闺。
梢梢阴箨翻,翩翩夜禽啼。
美人间遨游,即景自招携。
褰裳出北户,杖策伫南阶。
俯察双渠涌,仰视三星低。
真赏恒在近,至鉴故不迷。
神往迹难留,志存理无暌。
寄言山林客,安用登云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