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二)

中州腊尽春犹浅,只有梅花最可怜。

坐遣牡丹成俗物,丰肌弱骨不成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翻译

中原地区的冬天已经结束,但春天的气息还很淡薄。
只有梅花显得最为可怜,因为其他花朵都变得平凡无奇。

注释

中州:指中原地区。
腊尽:冬季结束。
春犹浅:春天的气息还不浓厚。
梅花:梅花。
可怜:值得怜悯或显得特别。
牡丹:牡丹花。
俗物:平凡、普通的事物。
丰肌弱骨:丰满的肌肤和纤弱的骨骼。
不成妍:不能展现出美丽的姿态。

鉴赏

诗人在这首诗中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早春景象。"中州腊尽春犹浅"一句,表明春天还未到来,时间似乎停滞,春意尚浅。这不仅是对自然界的写照,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感受——期待与等待之间的微妙情绪。

接着的"只有梅花最可怜"一句,则将这种情绪具体化为对梅花的同情。梅花在寒冷中独自盛开,它不仅是早春景象中的稀有之物,也代表了坚韧与孤独。在这悠长的春意尚未到来的日子里,梅花成为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映射。

"坐遣牡丹成俗物"则是在描绘另一番情形。牡丹,在这里被描述为已经变得寻常和庸俗,它的美丽与盛大已不再是诗人关注的焦点。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化的感慨,美好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流逝往往失去了最初的魅力。

最后"丰肌弱骨不成妍"一句,更深层次地探讨了这种美丽与脆弱之间的关系。"丰肌弱骨"形象地描绘了一种外表华丽而内在脆弱的生灵状态,而"不成妍"则是对这种生灵的同情和理解。在这里,诗人似乎是在反思美丽与生命本身的脆弱性。

这首诗通过春日自然景象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美丽易逝以及生命脆弱性的深刻感悟。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三)

清晓披衣寻杖藜,隔墙已见最繁枝。

老人无计酬清丽,夜就寒光读《楚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黄州春日杂书四绝(其四)

病腹难堪七碗茶,晓窗睡起日西斜。

贫无隙地栽桃李,日日门前看卖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一)

晚照馀乔木,前村起夕烟。

棋声虚阁上,酒味早霜前。

远谪何须恨,来游不偶然。

风光类吾土,乃是蜀江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晚游城西开善院,泛舟暮归,二首(其二)

放船江濑浅,城郭近连村。

水槛松筠静,市桥灯火繁。

谁家挂鱼网,小舫系柴门。

卜筑计未定,何妨试买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