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庵密庵同日忌

冤有头,债有主,撞破砂盆眼卓竖。

不是佛,不是祖,太白峰前只如许。

形式: 古风

翻译

冤仇有明确的对象,债务有具体的负责人,就像打破砂锅要找裂缝一样明显。
他并不是佛也不是祖,只是在太白峰前,如此而已。

注释

冤有头:指冤情有明确的源头或责任人。
债有主:指债务有明确的债权人。
砂盆眼卓竖:比喻事情的真相或责任清晰可见。
不是佛:不是佛教中的佛祖。
不是祖:不是家族或宗族的祖先。
太白峰:指中国陕西省境内的太白山。
只如许:仅仅如此,表示简单明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僧释崇岳所作的《应庵密庵同日忌》,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认识和超脱的态度。"冤有头,债有主"是说世间恩怨分明,各有其因由;"撞破砂盆眼卓竖"比喻打破常规,看透事物的本质;"不是佛,不是祖"强调个人不必过分追求外在的尊崇,回归自我;"太白峰前只如许"则借太白山的雄浑,暗示人生的局限和自然的宏大,提醒人们应有自知之明,不过分执着。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富有哲理,体现了禅宗崇尚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以及对世俗观念的超越。

收录诗词(250)

释崇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二~一二○二),俗姓吴。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 号:松源
  •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庞居士赞

心空及第,深根固蒂。共说无生,异类中行。

恼乱禅家至今日,不知日午打三更。

形式:

南侍者还莆阳

若将此语定宗纲,任是灵山未厮当。

大地撮来无粟粒,令人翻忆老曾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送化主(其四)

百亿分身利有情,驴腮马颔实难明。

有时闹里聊伸手,意在钩头不在星。

形式: 七言绝句

送聪首座之弋阳兼呈陈郎中

当头一著没巴鼻,坐断诸方成忌讳。

此心不向白云闲,一锡飘然下层翠。

晦庵过犯弥天大,居士无端也捏怪。

至今落赚有谁知,也要大家偿夙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