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宁静画面。"绝壑开阑槛"写出了山居处地势险峻,但栏杆巧妙地建在悬崖边,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遥峰展画图"则以如画的远山为背景,增添了诗的意境美。
"雪翻僧供钵"描绘了僧人在雪中取食的场景,体现了山居生活的清贫和僧人的禅定。"云绕佛香炉"进一步渲染了山中寺庙的神秘氛围,缭绕的云雾与袅袅香烟相映成趣。
"接板桥横涧"描绘了简陋的木板桥横跨山涧,展现出山居生活的质朴实用。"连筒水入厨"则通过描述引水入厨的细节,表现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关注和对自然之源的亲近。
最后两句"杖藜行药去,九节得菖蒲"描绘了诗人手持藜杖,采集药材,偶遇菖蒲的情景,寓意着山居生活的恬淡与自然的馈赠。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南山紫云山居的日常生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