滍城

骎骎二三骑,南并横山去。

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

荒城萝茑合,表里无寸土。

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

呼儿开棘扉,扫榻坐茅庑。

清泉给盥濯,凉风生仰俯。

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

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

案头羲皇经,编绝几见补。

先生发其微,大义谈四五。

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

形骸非我有,冠带尚谁取。

道存固匪外,两致默与语。

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

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

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却念人世间,纷纷何足数。

形式: 古风

翻译

轻快的马匹疾驰而去,向南沿着横山
山路尽头,远方的河流显现,才看到滍阳的树木
荒废的城池藤蔓丛生,内外没有一块空地
只能听见鸟鸣声,却看不见鸟儿在哪里
唤来孩子打开荆门,清扫草屋坐在廊下
清泉供洗涤,凉风吹过身心舒畅
粗糙的酒也变得可口,山果从近处园子里送来
开始饮酒感到温暖和谐,中间饮用淡然而无忧
桌上的古老经书,断篇多次修补
先生深入讲解,大道理谈论了四五点
各家学说纷繁复杂,先生的见解简洁如太古
身体并非我所有,帽子衣带又为谁而戴
道的存在不在别处,静默中我们心意相通
那时正值暮春,山月已经升起
月光穿透深竹,叶上露珠如雨滴落
寒气侵袭,让人骨头发冷,思绪飘向仙云
回想起人间世事,纷纷扰扰又有何意义

注释

骎骎:形容马匹奔跑迅速。
横山:一座山的名字。
滍阳树:滍阳地区的树木。
萝茑:藤蔓植物。
表里:内外。
鸟啼声:鸟儿的叫声。
棘扉:荆棘制成的门。
茅庑:茅草搭建的廊子。
盥濯:洗涤。
仰俯:抬头低头。
浊醪:劣质的酒。
山果:野生的水果。
薰然:香气四溢的样子。
淡无虑:心境淡泊无杂念。
羲皇经:古老的经书。
编绝:书籍残缺。
大义:深刻的道理。
四五:大约四五个观点。
纷攘:纷乱。
简易:简单明了。
形骸:人的身体。
冠带:帽子和衣带。
道存:道在心中。
匪外:不在别处。
两致默与语:通过静默交流。
季春:晚春。
山月夕:山间的月亮在傍晚升起。
清光:明亮的月光。
深竹:茂密的竹林。
毛骨生:感觉寒冷。
烟霞举:想象升腾的云雾。
人世间:人间。
纷纷:纷繁复杂。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滍城的一次闲适隐居之行。首句"骎骎二三骑,南并横山去",以轻快的马蹄声起笔,展现了出行的场景。接着,"山穷远川出,始见滍阳树",通过山水转折,引出滍阳的景色,暗示旅途的遥远和自然的变换。

诗人进入荒城,"荒城萝茑合,表里无寸土",展现出环境的荒芜与宁静。在这样的环境中,"但闻鸟啼声,不见鸟啼处",鸟鸣声增添了静谧的氛围。诗人邀请朋友进入简陋的居所,享受"清泉给盥濯,凉风生仰俯"的自然乐趣,以及"浊醪稍似佳,山果来近圃"的简单生活。

随后,诗人与友人品酒论道,"始酌薰然和,中饮淡无虑",显示出他们对道义的深入探讨。"案头羲皇经,编绝几见补",表明他们对古代经典的研究。诗人赞赏友人的见解"纷攘自诸家,简易独太古",认为他能从复杂中提炼出简单的道理。

夜幕降临,"是时季春望,山月夕已吐",月光洒在深竹间,"清光出深竹,叶上露如雨",营造出清冷而宁静的夜晚。诗人感受着寒意,心中升腾起超脱尘世的向往,"寒侵毛骨生,思有烟霞举"。

最后,诗人感慨人间纷扰,"却念人世间,纷纷何足数",表达了对红尘俗世的淡然态度。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融入哲理思考,展现出诗人与友人超脱世俗的隐逸情怀。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置酒湖光亭示幕中诸君

东风不能和,朔雪屡成晦。

置酒高亭上,豁与清景对。

霏微远林表,萧散平湖内。

稍急征雁群,偏凌舞姝态。

为藩昧仁术,抚事增永慨。

闾阎半无褐,畎亩方兴耒。

幸祈阴沴消,庶卒丰年赉。

形式: 古风 押[队]韵

蒙以诗惠水晶鲙次韵答谢

凝如宝匣开明镜,散逐金刀落素丝。

我为南来多内热,径呼玉箸尽三卮。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嘉树

残芳不入眼,爱此嘉树秀。

青云重欲垂,翠幄远相斗。

轻凉迎早夏,繁影乱清昼。

兹日更徘徊,聊携一樽酒。

形式: 古风

谒晁大夫庙

春草空庭绿,无人燕自飞。

英魂传庙食,遗像俨朝衣。

弊大谋何卒,才高祸所归。

空令策画士,千古鉴危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