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孙司户秩满东归考试鄂渚二首(其一)

千年把号趁朝班,犹著青衫候晓关。

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

文章奇古源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

师友平生能几许,又随征雁看湘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翻译

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他坚守朝堂职务,清晨仍穿着青衫等待开启城门。
他的清寒比高僧打坐的禅榻还要深沉,比寒露滴入玉壶还要清澈。
他的文章源自西汉的古老风格,诗歌格律严谨,如同后山诗派的祖师。
一生中能有多少师友相伴,如今又要随着南飞的大雁,遥望湘江边的女子。

注释

千年:形容时间漫长。
朝班:朝廷的官职或例行事务。
青衫:古代官员低级的服装。
候晓关:等待天亮开门。
冷甚:非常寒冷。
禅榻:僧人打坐的床榻。
清于:比...更清。
玉壶:古代常用来比喻人的品性高洁。
文章:文学作品。
奇古:奇特而古老。
源西汉:源于西汉时期的文学风格。
诗律:诗歌的韵律和结构。
精深:精细深入。
祖后山:后山,指宋代诗人陈与义。
师友:老师和朋友。
能几许:能有多少。
征雁:南飞的大雁,象征离别。
湘鬟:湘江边的女子,代指远方的亲人或爱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送别孙司户秩满归乡并赴考鄂渚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赞赏与离别的感慨。首句“千年把号趁朝班”描绘了孙司户长期致力于仕途,如同古代官员坚守职责;“犹著青衫候晓关”则写他即使即将离开,仍保持着谦逊和早起的习惯,形象生动。

“冷甚高僧禅榻畔,清于寒露玉壶间”运用了对比,将孙司户的品性比作高僧的静寂和寒露的清冷,赞美他的心境纯净如玉壶中的露水。接下来,“文章奇古源西汉,诗律精深祖后山”高度评价了孙司户的文章风格,认为其源于西汉的古朴奇崛,诗律严谨,堪比后山派的典范。

最后两句“师友平生能几许,又随征雁看湘鬟”感叹人生知己难得,孙司户此次离去,诗人只能望着随风南飞的大雁,想象他在湘江边的考试情景,流露出深深的惜别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孙司户的形象和才华,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敬佩和离别的惆怅,语言凝练,情感真挚。

收录诗词(1487)

项安世(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孙监酒

我已寒如水,君方冷似灰。

有才谁肯惜,无力可相推。

蒸水闻奇甚,糟邱亦旨哉。

皇华重同姓,第一望归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送江陵刘县丞得多字(其一)

一语动愁思,良朋能几多。

相持看鬓发,容易隔山河。

旧学纷疑信,新功废琢磨。

因君戒行李,令我悟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江陵刘县丞得多字(其二)

吾事方如此,诸儒说更多。

高明俄已竟,广大日无何。

意远身仍近,人同已易讹。

且当行故步,未敢赴殊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江陵柳教授归潭州

上苑归来十六年,青山相对各无毡。

道林说法非吾坐,绛帐谈经觉子贤。

举世不为寒畯地,先生未改腐儒天。

亲朋莫讶知音少,直道传家自祖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