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二)

昨过任溪南北村,百家能得几家存。

春秋旦暮常愁饿,父母妻孥半病瘟。

荇粉磨成连浊土,榆皮剥尽到深根。

相逢无复人形状,两颊何曾断泪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诩的《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二)》描绘了战乱后农村的凄凉景象。首句“昨过任溪南北村”,点出诗人近日经过任溪两岸的村庄,暗示了社会动荡后的荒凉。接下来的“百家能得几家存”揭示了人口锐减,生计艰难,仅存少数人家。

“春秋旦暮常愁饿”进一步强调村民生活的困苦,连日月更替都伴随着饥饿的忧虑。诗人接着写到,“父母妻孥半病瘟”,疾病和瘟疫的肆虐使得家庭成员大多患病,生活更加悲惨。

“荇粉磨成连浊土,榆皮剥尽到深根”这两句运用比喻,形象地描述了村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挖掘草木根茎充饥的境况,反映出社会的贫困和资源的匮乏。

最后两句“相逢无复人形状,两颊何曾断泪痕”描绘了人们面容憔悴,相见时满面泪痕,失去了往日的人样,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对战乱带来的苦难的沉痛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战乱时期农村的凋敝与人民的苦难,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收录诗词(305)

龚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三)

釜可生鱼甑有尘,此言今日始知真。

极贫只为无恒业,大患皆因为有身。

顾义耻随偷作伴,惜名乐与死为邻。

西风昨夜催寒信,冻杀街头多少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四)

赋得田家苦楚吟,一番歌咏一伤心。

妻孥命贱等黄土,薪米价高同白金。

四隅常有盗贼警,百里寂无鸡犬音。

相逢父老聚头哭,泪滴洪波到底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五)

自怜须鬓白如银,不道今年遇此迍。

数亩薄田俱付水,百般老病尽随身。

念渠漂泊无家者,与我同为失所民。

终夜忧吟声不绝,半因忧已半忧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甲戌民风近体寄叶给事八首(其六)

一经水旱便流离,风景萧条思惨悽。

到处唤春空有鸟,连村报晓寂无鸡。

颓垣废井荒芜宅,垢面蓬头瘦损妻。

更有社公同寂寞,年来不复享豚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