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晓行

蟂矶俯蟂穴,哓作十里雾。

我行忽入之,茫茫失归路。

胶舟识浮沙,闻臭辨芳杜。

岂无日轮照,仓卒不可度。

江妃惨娉婷,汉女愁延伫。

相望迷漫间,何由蹑灵步。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江上晓行》描绘了清晨在江边行走所见的朦胧景象与内心的感受。黄景仁以细腻的笔触,将江面的雾气、舟船、江水以及人物的情感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首句“蟂矶俯蟂穴,哓作十里雾”,开篇即点明地点和时间,晨雾弥漫,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给人以神秘而宁静的感觉。接着,“我行忽入之,茫茫失归路”一句,诗人自己踏入这雾中世界,迷失了方向,暗示了内心的迷茫与探索。

“胶舟识浮沙,闻臭辨芳杜”两句,通过具体的行动与感知,进一步描绘了雾中世界的细节。胶舟是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此处用来形容在雾中辨认路径的艰难;“闻臭辨芳杜”则展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敏锐感知力,即使在模糊不清的情况下,也能通过气味辨别出花草的香气。

“岂无日轮照,仓卒不可度”表达了对光明的渴望,但又因环境的限制而无法轻易达到。这里的“日轮”象征着希望与出路,而“仓卒”则强调了困难与紧迫感。

后半部分“江妃惨娉婷,汉女愁延伫”运用了神话与历史的元素,将人物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赋予了画面更深的意境。江妃与汉女,分别代表了江水与人类,她们的“惨”与“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相望迷漫间,何由蹑灵步”则是对这种情感的总结,表达了在迷茫与困惑中寻求解脱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江上晓行的景象,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冬夜

空堂夜深冷,欲扫庭中霜。

扫霜难扫月,留取伴明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重游齐云山

仙扃自古难再到,兹山石门常洞开。

丹崖翠蟑皆旧识,名山与我真缘哉。

昔逢珠帘卷,今见珠帘垂。

雨君深洞窈莫测,炉烟对面风吹吹。

风吹炉烟满山起,或没山腰或山觜。

移时一片兜罗绵,忽此躞身化城里。

岂惟旧游不可识,对面都如隔千里。

三姑五老望隔云,云中笑语如可闻。

似言十载陌头客,何复来探山中春。

手披云开出真相,对我嫣然果无恙。

云生云灭凡几度,石火流光问何遽。

终当祖毕向平心,来向云中抱云住。

形式: 古风

叶岭

隔溪见崇岭,巉削眩直睹。

一石当折流,冲剥几千古。

自离白岳来,计程卅里许。

岳势信瑰奇,弁兜太汹武。

行行渐平衍,兹岭忽峭举。

一洗磊诃形,青空纵飞舞。

支峰转径得,瞥眼巨灵斧。

石理作斜皱,僵极流媚妩。

我行探黟山,兹或一班数。

回头视群峰,咄哉哙等伍。

形式: 古风

小溪

千山一涧落,客程绕之进。

溪枉涂势却,涂转溪响迅。

沿回争向背,趋避判逆顺。

时犯积磴危,石气扑衣润。

心扬急湍汹,意静重岚镇。

投险得自存,即事消悔吝。

未冀妙善同,用矢冰渊慎。

踅就村居人,居行相劳问。

鸡犬无世音,风水激宵韵。

信宿不得留,修程尚追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