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

千山一涧落,客程绕之进。

溪枉涂势却,涂转溪响迅。

沿回争向背,趋避判逆顺。

时犯积磴危,石气扑衣润。

心扬急湍汹,意静重岚镇。

投险得自存,即事消悔吝。

未冀妙善同,用矢冰渊慎。

踅就村居人,居行相劳问。

鸡犬无世音,风水激宵韵。

信宿不得留,修程尚追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小溪蜿蜒曲折的自然景观与诗人内心情感的微妙变化。开篇“千山一涧落,客程绕之进”,以山与溪流的对比,展现了溪流在群山中穿行的独特路径,暗示了旅程的艰难与探索的趣味。

接着,“溪枉涂势却,涂转溪响迅”描绘了溪流在曲折的路径上快速流淌的情景,溪水的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通过“沿回争向背,趋避判逆顺”,诗人将溪流的动态与人的行为相联系,表达了在自然面前人们既追求方向又需灵活应变的生活哲学。

“时犯积磴危,石气扑衣润”则进一步描绘了溪流周围的环境,强调了自然界的原始与野性,同时也体现了旅行者的冒险精神和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心扬急湍汹,意静重岚镇”两句,诗人的心境与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急湍汹涌的溪流激起了他内心的波澜,而重峦叠嶂的山岚则使他的思绪得以平静,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内心的自我调适。

“投险得自存,即事消悔吝”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坚韧与乐观态度,即使身处险境也能找到生存之道,同时在经历之后能消除后悔与遗憾,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未冀妙善同,用矢冰渊慎”则提醒人们在追求美好事物的同时,要保持谨慎和谦逊的态度,避免盲目追求而忽视了内在的道德和智慧。

最后,“踅就村居人,居行相劳问。鸡犬无世音,风水激宵韵。信宿不得留,修程尚追趁”描绘了诗人到达村庄后与村民交流的情景,以及夜晚宁静的自然景色,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行程的紧迫,不得不继续赶路,体现了他对生活节奏的适应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小溪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自然诗篇。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山铿

自离小溪来,趋途又廿里。

未觉我行疾,因悦山水美。

山非极高水非深,无一直处方耐寻。

人家半透白云坞,岚翠间染桃花林。

是时春残夏将续,百舌声枯雨鸩逐。

不知身入浓阴间,但觉逢人鬓须绿。

遨图此景见亦无,那得便徙全家居。

桑麻底用思杜曲,鸡犬或恐犹秦馀。

傅闻此乡人,十有九作贾。

溪山如此不思归,觅得钱刀亦何补。

沙边少妇来浣衣,稚子自守林间扉。

小桥道我入村去,饱饭再逐溪云飞。

形式: 古风

浴汤泉

黄山汤泉天下无,神宝养自天荒初。

帝怜末世物疵疠,故遗晚出天之都。

百灵汤沐此焉在,金支翠羽群来趋。

腾烟结盖护气核,潜火立柴蒸地腴。

轩皇升去丹液在,一任裸濯来凡愚。

东南况复地卑湿,已疴保性能无需。

旁兼穴氿剂熇冱,下迸珠缕冲肌肤。

不遣日月烛灵脉,风轮细碾金沙铺。

我来正值春雨后,桃花浅涨方萦纡。

伐毛洗髓欠福命,尘土肠胃聊湔除。

须臾浆变五云液,宛转露结三危珠。

我生何幸一相值,便欲移傍兹泉居。

侧闻他处五十九,流黄矾石源非朱。

骊山祸水不足道,或供烂鸟堪游鱼。

山图弓乘空籍籍,得名虽后庸伤乎。

欲叩斯理终茫如,径欲手曳容成裾。

问渠乞得缩地法,看此狡狯洪钧炉。

形式: 古风

夜从慈光寺步至茅蓬庵再浴汤泉

群峭森积甃,古壁暗光射。

耳受万瀑声,神清不离舍。

披衣踏岭行,磴滑絮云藉。

阴茜逗全墨,塥塞罗万讶。

佛灯引半岩,老僧远相迓。

屋后泉气蒸,再沐及清夜。

暖触瀵仰甔,腻扪乳滴罅。

痹痼去无剩,酷馥嗅非乍。

振衣崖千寻,骨冷待烟化。

亮无云中人,及此整风驾。

形式: 古风 押[祃]韵

由慈光寺至老人峰

孤发靡有极,出寺钟送响。

始径祇壁立,继栈渐蛇往。

一泉喷岩下,阴涧走滉瀁。

馀支忽横漫,茧足破之上。

瞑眩心摇旌,飘簸谷张网。

离群属象形,巨力擘灵掌。行行避攫拿,境境得?慌。

托命藤系石,靡瞰匪千丈。

怯气凝虑并,道心忘我长。

百悟罗英苍,群妙展佚荡。

玄关且未穷,中势无息壤。

贫哉云中观,弥空有馀仰。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