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咸阳拜文王陵》由清代诗人赵宾所作,通过深沉的笔触描绘了对古代帝王陵寝的追思与敬仰之情。诗中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对先贤的缅怀,每一句都蕴含着对时间流转、人事更迭的感慨。
“滔滔生死事,谁与问苍天。”开篇即以浩瀚的生与死为主题,提出对生命意义的深邃思考,引人入胜。接下来,“千古都如是,何人能不然。”强调了历史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无论是圣贤还是普通人,都无法逃脱生命的规律。
“圣贤归土壤,父子此山川。”将圣贤与普通人的归宿并提,体现了对人类共性的深刻理解。接着,“丰镐君臣改,海桑陵谷迁。”通过历史上的地理变迁,展现了时间的无情流逝和王朝更替的残酷现实。
“移龄通帝梦,埋骨启牛眠。”这两句则转向对帝王陵寝的描述,既表达了对逝去帝王的哀悼,也暗示了后人对历史的传承与记忆。接下来的几句,“木客游吟惯,祠官步履邅。”描绘了陵园内的自然景观与祭祀活动,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龙鳞攒树瘿,银字画蜗涎。”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陵园内树木的形态与装饰细节,进一步丰富了画面感。最后,“樵路藤萝覆,祝碑屃赑缠。”描绘了陵园的幽静与庄严,以及对先人的纪念与敬仰。
“五经光日月,九转闷神仙。”将文王与儒家经典相联系,突出了其在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风雨二陵暮,骏奔万世虔。”则以风雨中的陵墓景象,象征着对先贤的永恒怀念与敬仰。
“于昭时陟降,灵草代筳篿。”表达了对先贤灵魂的尊敬与祭奠。“钟鼓车徒散,客涕洒西烟。”最后以钟鼓声的消散和客人的泪水,收束全诗,营造出一种肃穆而深情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文王陵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之情,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历史、文化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