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二首(其一)

镜湖归隐老黄冠,布褐萧然一室宽。

灯影青荧人未睡,雨声点滴夜将阑。

四朝出处朋侪尽,半世漂流骨相寒。

青史无名端可耻,著书留与后人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镜湖边的老隐士身披黄冠,简朴的居室宽敞而宁静。
灯光微弱,人还未眠,雨点轻敲,夜色将近黎明。
历经四个朝代的起落,身边的朋友都已散去,半生漂泊,身心俱疲。
在历史上没有留下名字真是可耻,还是写下书卷,留给后人阅读吧。

注释

镜湖:指镜湖,古代名胜之地,此处代指隐居之处。
黄冠:古时隐士常戴的黄色帽子,象征隐逸生活。
布褐:粗布衣裳,形容生活简朴。
萧然:空寂、清冷的样子。
阑:将尽,此处指深夜将近。
出处:仕途的升迁和贬谪。
朋侪:朋友。
漂流:漂泊不定。
骨相寒:形容身心疲惫,形容境遇凄凉。
青史:史书,指历史记载。
无名:没有留下姓名。
著书:撰写书籍。
后人看:给后世的人阅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雨后二首》其一,描绘了一位归隐镜湖的老者形象。首句“镜湖归隐老黄冠”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他是一位选择隐居生活的道士,"黄冠"象征道家的修行者。次句“布褐萧然一室宽”描绘了他的生活环境,简朴的布衣和宽敞的居室,体现出他的淡泊与宁静。

第三句“灯影青荧人未睡”,通过“灯影”和“未睡”暗示了诗人深夜仍在思考或写作,反映出他的勤奋和对学问的执着。第四句“雨声点滴夜将阑”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雨声与诗人的心境相互映衬。

第五、六句“四朝出处朋侪尽,半世漂流骨相寒”回顾了诗人一生的起伏,历经四个朝代,漂泊不定,身边的朋友也大多离散,只剩下孤寂与清寒。最后一句“青史无名端可耻,著书留与后人看”,表达了诗人虽未在历史中留下显赫名声,但仍希望通过自己的著作为后世留下一些启示和价值。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晚年的隐士形象,流露出他对人生经历的感慨和对知识传承的坚守。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雨夜

百紫千红占岁华,又随风雨捲泥沙。

即今空有梦为蝶,当日曾将命乞花。

倦枕残灯人寂寞,幽窗小草字攲斜。

悲欢变灭何穷已,学得山僧自一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雨夜

暮雨濯残热,史官非坐曹。

忍惭靡粟帛,偷暇近诗骚。

屋老孤灯闇,风颠万木号。

明朝有奇事,江阁看秋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雨夜

急雨如河泻瓦沟,空堂卧对一灯幽。

老鸡多事彊知晓,落叶无情先报秋。

身未盖棺谁可料,尊常有酒莫闲愁。

功名老大从来事,且复长歌起饭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雨夜

小雨初凉夜,残灯欲暗时。

病多愁近酒,心弱怯题诗。

旧友殊方少,归耕晚岁宜。

回头语孤影,此意有君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