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李德充别刘长因韵

悬榻有妙致,脱冠论古情。

羁愁一杯尽,好句万人惊。

谈麈初未厌,樯乌俄小征。

遥怜柁楼底,别夜月孤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悬挂的榻上充满奇妙的情趣,摘下帽子谈论古人的风雅情怀。
一杯酒足以消解羁旅的愁绪,优美的诗句让万人惊叹。
交谈中对知识的追求还未满足,突然乌鸦鸣叫暗示行程即将启程。
远方我怜悯那船舱下的舵手,独自面对别离之夜,只有明亮的月光照耀。

注释

悬榻:悬挂的榻。
妙致:奇妙的情趣。
脱冠:摘下帽子。
论:谈论。
古情:古人的风雅情怀。
羁愁:羁旅的愁绪。
尽:消解。
好句:优美的诗句。
万人惊:万人惊叹。
谈麈:交谈中的学问。
初未厌:还未满足。
樯乌:船上的乌鸦。
俄小征:突然启程。
遥怜:怜悯远方的。
柁楼:船舱下的舵手位置。
别夜:别离之夜。
月孤明:明亮的月光。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吴则礼所作,名为《次李德充别刘长因韵》。从其内容和风格来看,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不舍之情。

首句“悬榻有妙致”中的“悬榻”,意指远行的人所乘坐的车辆或船只,而“妙致”则暗示着离别时的情感纠葛。第二句“脱冠论古情”表明诗人在与友人的告别过程中,甚至不顾形象地摘下帽子,以一种放松的态度回忆和讨论古代的深情故事。

第三句“羁愁一杯尽”则是说通过饮酒来消解因离别而生的忧愁。这里的“羁愁”指的是因思念朋友而产生的情感,诗人用“一杯尽”来形容这种情感虽然深沉,但在酒精的作用下得到了暂时的释放。

接下来的“好句万人惊”则表明诗人认为自己所作之诗能够引起人们极大的共鸣和赞赏,因为它触及了人类普遍的情感—离别之痛。

第五句“谈麈初未厌”中的“谈麈”,即是说对朋友间的美好时光还没有感到疲倦。诗人通过这个意象表达了他对友谊深刻而持久的珍视。

六七两句“樯乌俄小征,遥怜柁楼底”则描绘了一种景象:在远方的小路上,有乌鸦飞过,这可能暗示着某种不祥之兆;“遥怜柁楼底”则是说诗人对朋友所住的楼房感到怀念,即使是在朋友离开之后。

最后两句“别夜月孤明,春风不相闻”则形容了离别之夜的清冷和寂静。这里的“别夜”,即指告别之夜;“月孤明”则是说月亮在空中显得格外地清晰与孤独,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孤独感。而最后一句“春风不相闻”则表达了朋友之间因为距离而无法共享即将到来的春天和那份温暖。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对友人的深情思念,以及离别带来的一种无奈与孤独。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次韵林初心先辈(其二)

倦客无人问,逢人祗自嗟。

孤舟在江汉,老梦绕京华。

听雨閒扉掩,看云短帻斜。

固穷吾已定,莫向五侯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林初心先辈(其一)

太史滞周南,醇儒去广川。

功名欺白发,风雨送流年。

故国悲歌里,沧洲醉梦边。

平生心似铁,相对肯凄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至洪泽寄吕少冯介然

来往都梁真有期,瘦藤挈挈要追随。

独怜老子蒙头睡,不见梅花如雪时。

经炉饱附僧伽火,斋钵长分庾氏糜。

岁暮东窗好晴日,传声阿遁正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舟行对菊寄智夫侄

洛水微寒澹晚秋,从教风雨打船头。

莫嗔宿昔爱霜菊,可是平生怕督邮。

未办作诗论句法,且当贳酒消人忧。

白眉清眼见小阮,共卧淮山百尺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