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少年行》由元代诗人曹文晦所作,通过对少年与老年不同心境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美好。
开篇“少年不识愁何物”,以直白的语言道出了少年时期的无忧无虑,他们不懂得忧愁为何物,尽情享受着生活的乐趣。“南陌东郊恣游佚”进一步描绘了少年们在广阔的天地间自由自在地游玩的情景。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情怀懒出门,坐对青山遂终日”,老年人因身体和心理的变化,开始变得懒于外出,更多时候选择静坐于青山旁,享受着宁静的时光。
“向时意气宁愁老,今日方知少年好”两句,表达了对年轻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同时也对老年生活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面对生命的流逝,老年人或许会更加珍惜眼前的美好,而年轻人则应更加懂得享受生活的每一刻。
“北邙多见白杨风,三山岂有长生草”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北邙山上的白杨随风摇曳,三山之地是否真的存在长生不老之草,都是虚幻的想象。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君不见西山日,又不见西风树。晚霞作态不多时,病叶衰红将委地”四句,通过具体的自然景象,描绘了一天即将结束的景象。夕阳西下,晚霞绚烂但转瞬即逝,树叶在秋风中凋零,这一切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终结。
最后,“回头为语少年人,有酒莫负花间春”是对年轻一代的劝告,鼓励他们在年轻时要珍惜时光,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如同在花间饮酒一般,让青春不留遗憾。
整首诗通过对比少年与老年的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既有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珍惜,充满了哲理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