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水行

沛水东决如沸汤,家家水痕强半墙。

麦苗不收枣树烂,鸡犬缚尽无糟糠。

河上丈夫七尺身,插标牵女立水滨。

自言丰年娶得妇,结发甫能勾十春。

隔年生女如获宝,阿翁提携阿㜑抱。

两岁三岁学步行,邻里尽誇皮肉好。

今秋粮限不过年,县官点夫夜拽船。

可怜此女八岁馀,决劵只卖四百钱。

钱财入手容易尽,但愿分投避饥馑。

借问上船何处州,异日经过烦附信。

答言家住越州城,绿树青山好托生。

桑树养蚕常着帛,湖田种稻早炊粳。

听罢那禁双泪流,相逢只合死前休。

闻道越中多赋敛,父北儿南两地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深的《沛水行》描绘了沛水泛滥时的惨状和百姓生活的艰辛。诗的开篇以沛水汹涌比喻洪水滔滔,连家家户户的墙壁都几乎被水淹没,反映出灾情之严重。接下来,诗人通过麦苗不收、枣树腐烂、鸡犬无食的细节,展现了灾民的贫困和绝望。

诗中,一位丈夫因丰收而娶妻,但好景不长,洪水袭来,连女儿也成了换取粮食的筹码。八岁的女孩仅值四百钱,显示出人性在饥荒中的无奈与悲凉。丈夫对女儿的未来充满忧虑,希望她能远离灾祸,寄望于他日相遇时能告知她的近况。

最后,诗人提到越州城的绿水青山,暗示那里或许能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但也透露出越中赋税繁重的信息,使得父亲和孩子不得不分离,各自承受苦难。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明代社会动荡时期人民生活的困苦和对未来的不确定。

收录诗词(1452)

陆深(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悲开河行

丈夫乍可道路死,挥泪听我开河篇。

开河五月暑有毒,亢暵百日河无泉。

枯蓬赤乌汗如雨,长夜白鸟雄似鹯。

游子去家三千里,况复病体累十年。

秖知出门多历览,谁料来日当大难。

木皮束棺灵寄寺,县吏检尸巫布筵。

忆昔当时别家日,父母挽留妻子牵。

自言省弟到上国,自谓赋命天无偏。

地岂长沙人赋鵩,道如陋巷鬓凋蝉。

弟不及见亲已远,奈此半路连弃捐。

重泉杳杳不复旦,游魂黯黯何由还。

相逢亲旧烦附信,南到会稽北到燕。

堂上老亲嗔恶梦,闺中少妇焚纸钱。

长安空悲听雨约,旅馆那得共被眠。

哭夫哭兄兼哭子,呼神呼地复呼天。

一死辛酸尚堪忍,两地呜咽真可怜。

君不见封侯无成向沙漠,马革裹尸犹是贤。

形式: 古风

重廿五行

前月今日风若掣,今月今日雨不绝。

颓垣败壁补未完,注栋倾盆势尤烈。

对床不辨儿女啼,悬天但恐星河决。

遥看密泻同织丝,复有大片如飞雪。

夜来沾洒愁图书,似闻挥霍鸣金铁。

昨听父老指顾言,目数群龙迸空裂。

海中沙县全城翻,邑里谯楼半腰折。

皇天高照正森严,圣主中兴自超轶。

岂伊玄化复偶然,无乃苍生自诒孽。

拥衾转辗苦待明,四野茫茫混鱼鳖。

禾头生耳须浪传,灶底产蛙幸虚设。

不然东南财赋区,宁免宵旰劳符节。

小臣幽忧才一家,终岁饥寒讵堪说。

仰天端拜意独深,捧日何能计应拙。

挽回光霁敢望多,今夕明朝事终别。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金陵行

钟山郁嵯峨,冉冉朝出云。

昔日秦始皇,于此埋黄金。

埋金空复尔,千载悲叹深。

石头绕其右,长江亘其阴。

我祖造帝业,此地遂发灵。

双观切云霄,宫殿何森森。

下有高楼台,甲第贲丹青。

缙绅罗其中,白马扬金铃。

山川此都会,登眺亦峥嵘。

送君金陵去,歌我金陵行。

形式: 古风

江南行

仆本江南士,请歌江南篇。

江南佳且丽,沃野多良田。

道旁采桑女,湖中木兰船。

礼让季札后,文学言偃前。

昆山产良玉,自古盛才贤。

东通沧海波,西接阖城烟。

既饶鱼稻利,复当大有年。

登眺何郁郁,井市互纠缠。

商贾竞启关,逋流愿受廛。

使君楚邦彦,敷治若烹鲜。

新从天上来,端坐理徽弦。

齐民本同性,嗜好贵有先。

谷中自虚旷,岂曰声难传。

酌酒听我歌,我歌慎勿谖。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