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溪篇二首赠周都阃(其一)

明溪斜带越台高,远送清光照锦袍。

势夺潮声雄鼓角,波分海色壮旌旄。

浮云深控嫖姚骑,秋水常函别驾刀。

翻恨普天无战斗,临觞不得更投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鉴赏

这首《明溪篇二首赠周都阃(其一)》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对明溪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英勇将领的敬仰。

首句“明溪斜带越台高”,以“明溪”为起点,描绘了一幅溪流蜿蜒、与远处高耸的越台相映成趣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壮丽的氛围。接着,“远送清光照锦袍”,进一步渲染了明溪的清澈与明亮,仿佛它能将光芒洒在将领的锦袍上,赋予其更加耀眼的风采。

“势夺潮声雄鼓角,波分海色壮旌旄”两句,通过对比明溪与潮水、大海的气势,强调了明溪的独特魅力。潮声与鼓角的雄壮,与波光粼粼的海色、飘扬的旌旄相互辉映,展现出一种磅礴的气势和英雄的豪情。

“浮云深控嫖姚骑,秋水常函别驾刀”则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将领比作驾驭浮云的嫖姚将军,暗示其地位崇高;同时,秋水与别驾刀的结合,既描绘了战场的肃穆,也体现了将领的勇猛与智慧。

最后,“翻恨普天无战斗,临觞不得更投醪”表达了诗人对和平时代的感慨。在这样一个没有战争的年代,即使面对美酒佳肴,也无法像过去那样在战场上挥洒热血,展现英勇。这种情感的转折,既是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也是对和平生活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巧妙的象征手法,不仅展现了明溪的美丽与宁静,也寄托了诗人对英勇将领的敬仰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426)

李攀龙(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 号:沧溟
  •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 生卒年:1514—1570

相关古诗词

明溪篇二首赠周都阃(其二)

越台山下小江干,一曲遥开汉将坛。

槎动星河天上下,阵成鱼鸟镜中看。

戈鋋忽溢澄潭色,组练偏萦素渚寒。

此日非熊应入梦,心随渭水到长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锡山尊贤祠

长史祠堂海一隅,诸君精爽夜常俱。

悬知震泽珠来往,莫问东峰锡有无。

前辈风流开俎豆,南朝伏腊见枌榆。

何人不羡秦公子,血食贤哉二大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秦丈为武昌公建开利寺观鹅亭

江上新亭接梵台,风流重忆右军才。

相携爱马高僧过,自许笼鹅道士来。

池水如披霜练出,烟霞犹傍彩毫开。

使君暇日多延眺,可但南楼兴已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除夕魏使君携长君及黄山人见过同赋

三径萧条雨雪前,使君除夕报周旋。

䄡帷自御元方出,宾客兼携叔度贤。

太史定疑沧海气,阳春先动楚宫篇。

诸生光宠沾行酒,不独荀家事可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