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一官不恨落羁縻,正谓边头狱讼稀。
但有胶胶还扰扰,略无是是与非非。
诗书旧学浑忘却,梦寐衡祠放得归。
邂逅两台俱趣召,莼鲈于此合知几。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京运使赴召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赴召任职边疆的感慨和对其境遇的理解。首句“一官不恨落羁縻”,表明友人并不因被派往偏远地区而感到遗憾,反而认为那里诉讼较少,相对宁静。接下来的“但有胶胶还扰扰,略无是是与非非”两句,暗示了边地事务虽繁杂,但没有太多的是非之争,更显出友人的淡泊和从容。
诗人提到友人“诗书旧学浑忘却”,意指在忙碌的公务中,友人可能无暇顾及以往的学术追求,但这也反映出他对现实工作的专注。尾联“邂逅两台俱趣召,莼鲈于此合知几”以“邂逅”表达偶然的机会,暗示友人此次赴召或许能带来新的机遇,同时借“莼鲈之思”典故,表达了对家乡和闲适生活的怀念,暗示边地生活虽然辛苦,但也许能有意外的收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友人的边疆生活,展现了其不以环境困扰为念,专注于职责,同时也流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之情。
不详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南浦维舟初拜公,五溪随牒限趋风。
问途欲假移官见,倾听欢闻召节东。
不但朝阳徯鸣凤,正思御史昔乘骢。
我曹意见非黎庶,大庇要令天下同。
昨奉书题岁且更,每逢人士说先生。
名高正倚斯文在,身屈不妨吾道行。
天以苍生付安石,孰能三径老渊明。
自怜留落端何幸,得向溪城一送迎。
世乱离乡里,愚生后老成。
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
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
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
家住青源下,宜春起作州。
风声故习熟,治政得优游。
意见宁当出,江山自足留。
端能不嫌客,准拟系归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