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周礼侍赴召

昨奉书题岁且更,每逢人士说先生。

名高正倚斯文在,身屈不妨吾道行。

天以苍生付安石,孰能三径老渊明。

自怜留落端何幸,得向溪城一送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昨日我曾写信提及新的一年即将来临,每当人们谈起,总是称赞先生您。
您的名声高洁,全靠文才出众,尽管身处困境,但坚持自己的道路并未受影响。
上天把天下百姓交付给您,像陶渊明那样隐居田园的谁能做得到呢?
我自感落魄,却感到幸运,能在这溪边小城为您迎来送往。

注释

昨:昨日。
奉书:写信。
题:提及。
岁且更: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人士:人们。
说:谈论。
先生:对对方的尊称。
名高:名声高洁。
正倚:全靠。
斯文:文才。
在:出众。
身屈:身处困境。
吾道:自己的道路。
天以:上天把。
苍生:天下百姓。
付:交付。
安石:指王安石。
孰:谁。
三径:隐居生活。
老渊明:像陶渊明那样隐居。
怜:自感。
留落:落魄。
端:究竟。
何幸:感到幸运。
溪城:溪边小城。
送迎:迎来送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送周礼侍赴召》。诗中表达了对友人周礼被朝廷征召的敬意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扬。首句“昨奉书题岁且更”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友人新年的到来,接着通过“每逢人士说先生”表达人们对周礼的尊敬。诗人认为,周礼的名声高扬是因为他坚守文人的道德操守,即使身处逆境,也能坚持自己的信念。

“天以苍生付安石”将周礼比作古代贤相王安石,肩负起为百姓谋福利的责任,而“孰能三径老渊明”则以陶渊明隐居不仕的典故反问,表明周礼不甘于平凡,愿意接受朝廷的召唤,为国效力。最后两句“自怜留落端何幸,得向溪城一送迎”,诗人感慨自己虽未能如周礼般出仕,但能有机会送别好友,也是人生的一份幸运。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赞赏了友人的才德,也流露出对友人仕途的期待和对自己未能追随的遗憾,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人才的敬仰。

收录诗词(3728)

赵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諡文节。

  • 字:昌父
  • 号:章泉
  • 籍贯:郑州
  • 生卒年:1143年~1229年

相关古诗词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其三)

世乱离乡里,愚生后老成。

契笃冯翊幕,亲叙颍川盟。

薄厚宁同俗,死生无异情。

一枝殊未稳,何日息飞鸣。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其二)

家住青源下,宜春起作州。

风声故习熟,治政得优游。

意见宁当出,江山自足留。

端能不嫌客,准拟系归舟。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送周袁州赴镇三首(其一)

百里更题舆,才分刺史符。

循良重他选,途辙讵常拘。

不但治文牍,要令歌裤襦。

戚休颦笑里,无或谓民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送周德望之参告太学

郢州清节著吾州,宜尔诸郎总好脩。

过我山林忘僻陋,为君鸡黍乏淹留。

结交群从非一日,欲话令人翻百忧。

画舸曾同李膺载,竹林仍并阮咸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