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梅诗

玉妃从以万玉女,正倚广寒琪树柯。

端怜横笛陇头罢,不恨落梅江上多。

翠袖清尊知老矣,薰炉茗碗奈侬何。

梦惊篷背遽如许,会唤阳春有艳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月宫仙女带领着众多仙女,正倚靠在广寒宫中的琪树树枝。
特别怜惜那笛声在陇头停止,不遗憾梅花落在江面上太多。
青色衣袖和清酒已知我年老,香炉和茶碗又能如何抵挡岁月。
梦中惊醒,发现篷背的变化如此之大,醒来后定会唤来美妙的春歌。

注释

玉妃:指月宫仙女嫦娥。
万玉女:形容众多仙女。
广寒琪树:广寒宫中的神树,象征仙境。
横笛:古代的一种竹制吹奏乐器。
陇头:地名,古代诗词中常用来代指远方。
落梅:梅花飘落,象征春去冬来。
翠袖:绿色的衣袖,形容女子。
清尊:清酒,泛指美酒。
奈侬何:对…无可奈何。
篷背:船篷或帐篷的背面,这里可能指梦境中的场景。
阳春:春天的歌曲,也指优美的音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贵妃在寒冷的冬天独自倚靠着琪树,手中握着玉笛,仿佛刚刚停止了演奏。诗人通过“不恨落梅江上多”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现实孤寂状态的无奈。"翠袖清尊知老矣"一句,则透露出贵妃对青春易逝、时光飞逝的感慨。

"薰炉茗碗奈侬何"表明了她在寒冷中寻求温暖和慰藉,但却又感到无从排解内心的寂寞。诗人接着写道:“梦惊篷背遽如许”,贵妃在梦中惊醒,反映出她的内心世界是多么的不安和焦虑。

最后,“会唤阳春有艳歌”则表现了她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她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够听到春天的歌谣,从而摆脱目前的寂寞和孤独。这首诗通过精巧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一个封建时代贵族女性的心境写照。

收录诗词(351)

吴则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年至一1121年字子副,富川(一作永兴。生年不详,卒于宋徽宗宣和三年。以父荫入仕。会为军器监主簿,因事谪荆州。官至直秘阁,知虢州。工诗,与唐庚、曾纡、陈道诸名士唱和。晚年居豫章,自号北湖居士。则礼著有北湖集十卷,长短句一卷,《书录解题》并傅于代

  • 籍贯:今湖北阳新)

相关古诗词

和刘坰并简杨虞卿

少日负书笈,老年看战车。

此生浑觅句,随处有烹茶。

乞我炊黍米,烦君问蕨芽。

斓斑赤铜碗,渠辈久名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和至之秋宴感怀时至之已有归休意

纷纷举世事轻肥,三径萧条独可依。

壮志未随黄发改,故山将伴白云归。

林泉定落幽人手,尘土空侵病客衣。

明月满帆秋水碧,扁舟去逐雁南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和魏道辅铜雀砚

寂寞漳河绕故宫,悠悠千古付飞蓬。

当时流落干戈际,今日埋藏尘土中。

楚岫月明芒屩远,湘江春尽草堂空。

提携愿逐先生去,閒咏滩头一笛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性之以团茶赠行并遗新诗因次其韵

年年御焙试春风,白玉宫人拆绛封。

畴昔饥肠知脱粟,即今老眼见翔龙。

笑持俊逸无双句,去上东南第一峰。

却倚柁楼搔短发,回头青阙五云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