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彭积甫题熙春堂

似闻伐石旋诛茅,已见高堂荫乐郊。

百里湖山供眼界,满城桃李动春梢。

寒梅过尽看成实,乳燕飞来欲定巢。

何日登临閒信马,路边人复少年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翻译

仿佛听到砍伐石头和竹子的声音,很快就能看到高大的房屋下已经绿树成荫的郊外。
广阔的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全城的桃花李花在春风中摇曳生姿。
寒冬中的梅花已经凋谢,只剩下果实,新生的燕子飞来准备筑巢。
何时能悠闲地骑马登山,路边的人们又会像少年一样嘲笑我。

注释

伐石:砍伐石头。
旋诛茅:迅速砍伐竹子。
高堂:高大的房屋。
荫乐郊:绿树成荫的郊外。
湖山:湖光山色。
眼界:视野。
桃李:桃花和李花。
春梢:春天的嫩梢。
寒梅:寒冬中的梅花。
成实:结果实。
乳燕:新生的燕子。
定巢:筑巢。
登临:登山游览。
閒信马:悠闲地骑马。
路边人:路边的人们。
少年嘲:少年般的嘲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郊游图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和生活乐趣的赞美。开篇即以“似闻伐石旋诛茅,已见高堂荫乐郊”勾勒出一片繁华与宁静交融的情境。诗人通过耳濡目染的手法,让读者仿佛能听到远处的伐石声和近在咫尺的高堂之下的欢笑声,营造了一种超脱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

“百里湖山供眼界”一句,则将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范围,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让人心旷神怡。紧接着,“满城桃李动春梢”进一步描绘了春意盎然、花开满径的情景,桃红柳绿间,春风得意,生机勃发。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寒梅过尽看成实”表达了一种超越表面的审美态度,仿佛诗人在赏心悦目的同时,也在思考季节更迭和生命真谛。而“乳燕飞来欲定巢”则生动地展现了春归大地,万物复苏的景象,小燕子寻找栖息之所的场面,不仅增添了一份温馨,也预示着新生的希望。

最后两句,“何日登临閒信马,路边人复少年嘲”表达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于青春时光的渴望。通过“何日”二字,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无限眷恋,而“路边人复少年嘲”的描写,则让读者仿佛听到了一阵阵悠扬的笑声,透露出一份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

整首诗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清新脱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艺术造诣,也反映出他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历阳寄定城尉彦逢弟

故园鹎鵊久催耕,休恋公田秫与粳。

别恨久随黄耳去,归心应望白云生。

干戈丛里三书考,春夏交来几闭城。

我亦蓝田负丞者,相从何日赋渊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太湖呈邵公晋沈元吉

半月江湖上,晚来方得风。

挂帆谁共快,到岸偶相逢。

可是过从旧,都缘臭味同。

长亭一樽茗,亲厚意何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