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其十四)艳香茉莉

畏日炎炎,梵香一炷熏亭院。鼻根充满。

好利心殊浅。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西风远。

胜鬟不见。喜见琼花面。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翻译

畏惧烈日炎炎,一缕梵香熏染亭院。鼻息间满是香气。
贪念之心太浅薄。佛经书卷,其中深意谁能真正理解。秋风渐行渐远。
昔日的美发不再见。欣喜见到如玉般的面容。

注释

畏日:畏惧烈日。
梵香:佛教供奉的香。
鼻根:鼻子。
好利心:贪婪之心。
贝叶书:古代用贝多树叶写的佛经。
名义:名义、含义。
西风:秋风。
胜鬟:优美的发髻。
琼花面:如玉般洁白的面容。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王十朋的《点绛唇·艳香茉莉》。从鉴赏角度来看,整首词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感慨与无奈。

开篇“畏日炎炎”直接描绘出一个烈日当空的夏日景象,而“梵香一炷熏亭院”则是用一种淡雅的方式,通过梵香的香气来烘托出庭院中的静谧氛围。紧接着,“鼻根充满”表达了对这种美好情境的感受。

然而,“好利心殊浅”一句却出现了转折,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对世态的淡然和超脱,暗示那些追求名利之人的心思是肤浅的。之后“贝叶书名,名义谁能辨”则更深一步地探讨了名与实之间的关系,质疑那些浮华的表象背后的真实意义。

最后两句“西风远。胜鬟不见。喜见琼花面。”则是对远方朋友或知己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琼花)的欣赏。这也许反映了诗人在物是人非,世事无常中所保持的情感寄托。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比和对照的手法,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丰富情感和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2200)

王十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诗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出生于乐清四都左原(今浙江省乐清市)梅溪村。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他以“揽权”中兴为对,中进士第一,被擢为状元,先授承事郎,兼建王府小学教授。以名节闻名于世,刚直不阿,批评朝政,直言不讳

  • 字:龟龄
  • 号:梅溪
  • 生卒年:1112-1171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其九)妙香檐卜

毗舍遥遥,异香一炷驰名久。妙香稀有。

鼻观深参透。问讯东来,知□谁先后。称仙友。

十花为偶。近有江西守。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十三)清香莲

十里西湖,淡妆浓抹如西子。藕花簪水。

清净香无比。记得曾游,短棹红云里。聊相拟。

一盆池水。十里西湖似。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八)韵香荼蘼

羽盖垂垂,玉英乱簇春光满。韵香清远。

暖日烘庭院。露浥琼枝,脸透何郎晕。凝余恨。

古人不见。谁与花公论。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其十六)奇香蜡梅

蜡换梅姿,天然香韵初非俗。蝶驰蜂逐。

蜜在花梢熟。岩壑深藏,几载甘幽独。因坡谷。

一标题目。高价掀兰菊。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