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虏儆烽传步谢韶石廉宪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以及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联“男儿许国亦无多,几向肝陶复胆磨。”开篇即点明了男儿报国的决心,无论是通过内心的煎熬还是身体的锻炼,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断努力。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肝陶”和“胆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为了国家付出的艰辛和牺牲。
颔联“热血千秋留愤壮,孤怀此刻抚沉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长河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当前困境的关怀。热血不仅指个人的激情,也象征着国家的希望与力量,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颈联“天方閟毖劳亲钺,身敢栖迟惮枕戈。”转而从宏观角度审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望和对自身责任的认识。诗人认为,作为国家的一份子,不仅要关注个人的安危,更要关心国家的整体利益,即使身处险境,也不能放弃守护国家的责任。
尾联“所惧闻鸡先有客,披衣中夜浩长歌。”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为国家前途忧虑的情景。这里的“闻鸡”典故出自《晋书》,原指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此处借以表达诗人时刻准备为国效力的决心。深夜长歌,既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也是对自身使命的坚定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强烈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