虏儆烽传步谢韶石廉宪韵

男儿许国亦无多,几向肝陶复胆磨。

热血千秋留愤壮,孤怀此刻抚沉疴。

天方閟毖劳亲钺,身敢栖迟惮枕戈。

所惧闻鸡先有客,披衣中夜浩长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郭之奇所作,名为《虏儆烽传步谢韶石廉宪韵》。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以及面对外敌入侵时的忧国忧民之情。

首联“男儿许国亦无多,几向肝陶复胆磨。”开篇即点明了男儿报国的决心,无论是通过内心的煎熬还是身体的锻炼,都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不断努力。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肝陶”和“胆磨”形象地描绘了诗人为了国家付出的艰辛和牺牲。

颔联“热血千秋留愤壮,孤怀此刻抚沉疴。”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长河相联系,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当前困境的关怀。热血不仅指个人的激情,也象征着国家的希望与力量,即使在困难时期,也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

颈联“天方閟毖劳亲钺,身敢栖迟惮枕戈。”转而从宏观角度审视国家的安全与稳定,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期望和对自身责任的认识。诗人认为,作为国家的一份子,不仅要关注个人的安危,更要关心国家的整体利益,即使身处险境,也不能放弃守护国家的责任。

尾联“所惧闻鸡先有客,披衣中夜浩长歌。”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展现了诗人深夜难眠,为国家前途忧虑的情景。这里的“闻鸡”典故出自《晋书》,原指祖逖闻鸡起舞的故事,此处借以表达诗人时刻准备为国效力的决心。深夜长歌,既是对国家命运的深深忧虑,也是对自身使命的坚定承诺。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厚情感和强烈责任感。

收录诗词(1872)

郭之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正夫、玉溪。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战闽粤滇黔抗清,于顺治十八年(1661年)在广西桂林为清将韦永福所俘,翌年殉国。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追谥忠节

  • 字:仲常
  • 号:菽子
  • 籍贯: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
  • 生卒年:1607年-1662年

相关古诗词

阅邸报有感

烽火传来动几旬,徒从事后感时新。

回风往日当年泪,武雨谋云此局人。

戎马何堪忧圣主,腥氛岂但泣边臣。

祇为报国身犹远,不忍丹心岭外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舟夜有所思

多时远室滞秋云,薄暮扁舟溯落曛。

水月相临惟野共,山风入抱向潮分。

在川不舍心中事,阻道相从物外群。

若使伊人难可即,来波去渚枉纷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北上见露布感吟

杞人无故尚忧天,海外相兼烽火连。

久恨长缨从岭阻,新闻露布自云宣。

两阶既格三旬后,诸邑能馀几姓还。

此日疮痍明主悉,无暇侈进太平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庚午除夕偕伯常兄吴城舟中二首(其一)

岁暮湖头两弟兄,黄昏孤缆一江城。

白云千载烟波语,此地连床暖热情。

独恨年华他国去,同怜春色故园生。

祇应酌尽残冬酒,莫使飘飞旅梦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