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邢子卧北窗,吟秋意少悰。
读书用意苦,呕血惊乃翁。
安得和扁辈,为浣学古胸。
肺热今好否,微凉生井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作品《和邢惇夫秋怀十首》的第十首。诗中,邢子(邢惇夫)在北窗下静卧,心境似乎并不愉快,因为他在秋天的吟诵中感到愁绪较少。他专注于读书,用功至深,以至于情绪激动,竟至于呕血,这让他的父亲(乃翁)十分震惊。
诗人黄庭坚表达了对邢子的关切,希望能像扁鹊那样的医者,帮助邢子洗涤心灵,去除学识上的困扰,让他的学问更加纯粹。最后两句,诗人关心邢子的身体状况,询问他的肺热是否有所缓解,同时借井边梧桐微凉的景象,寄寓着对清凉心境的期待。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朋友间的关怀,也流露出对学术追求的执着与艰辛,以及对身心健康的关注。黄庭坚的笔触细腻,富有深意。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吾友陈师道,抱瑟不吹竽。
文章似扬马,欬唾落明珠。
固穷有胆气,风壑啸于菟。
秋来入诗律,陶谢不枝梧。
今日吕虢州,堂堂古遗直。
许国输九死,补天鍊五色。
颇修谏员缺,人寿无金石。
西风壮夫泪,多为程颢滴。
谢公蕴风流,诗作鲍照语。
丝虫萦草纸,笔力挟风雨。
万里投谏书,石交化豺虎。
世方用贤髦,先成泉下土。
庆州名父子,忠勇横八区。
许身如稷契,初不学孙吴。
荷戈去防秋,面皱鬓欲疏。
虽折千里冲,岂若秉事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