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不契梁王暗渡江,一身无地避惭惶。
九年面壁成何事,赚却平人入镬汤。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济所作的《维摩居士示疾毗耶离城(其二)》。诗中描述了维摩居士(可能是一位佛教高僧)在病中表现出的深沉心境。"不契梁王暗渡江"暗示了他与世俗权贵之间缺乏共鸣,可能指他在政治或信仰上的孤立。"一身无地避惭惶"表达了居士对于自己处境的深深自责和无奈,感到无处逃避内心的愧疚和惶恐。
"九年面壁成何事",这里的"面壁九年"通常指的是佛教徒长时间静坐冥想,寻求觉悟。然而,居士反思自己的修行是否真正有所成就,是否只是徒然耗费光阴。"赚却平人入镬汤"则进一步揭示了他对于自己的行为可能给他人带来的不幸后果的忧虑,"平人"即普通人,"入镬汤"比喻陷入困境或遭受苦难。
整首诗通过维摩居士的自省,展现了他对于修行道路的深刻反思和对社会责任的沉重负担,体现了佛教徒的自我批判精神。
不详
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论钱。
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
五月西湖凉似秋,新荷吐蕊暗香浮。
明年花落人何在,把酒问花花点头。
数枝淡竹翠生光,一点无尘自有香。
好似葛陂龙化后,却留清影在虚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