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一幅冬日访友的雅致画卷。首句“严霜昨夜掩苍苔”,以严霜渲染出冬日清晨的清冷与静谧,苍苔被霜覆盖,更添几分幽寂之感。接着“竹院萧然一径开”,竹林中的小径在霜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清幽,引人步入一个静谧的世界。
“持律欲寻支遁去,谈禅真为戴颙来”两句,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高洁、淡泊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支遁、戴颙均为古代高僧或隐士,诗人欲追随他们的足迹,通过持律(佛教戒律)和谈禅(探讨佛理),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解脱。
“花宫日落催寒磬,莲社人归问酒杯”则描绘了访友过程中所见的场景。花宫中,随着夕阳西下,寒风中传来阵阵磬声,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而当访客们归来时,他们询问着是否还有酒可饮,这既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暗示了文人雅士间对于生活情趣的共同追求。
最后,“吟眺已忘山路远,兴随烟月放歌回”两句,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自然美景中流连忘返的情景。吟诗赏景,忘记了路途的遥远,随着烟月的光影,放声歌唱,尽显诗人的豁达与洒脱。
整首诗通过对冬日访友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感交流,充满了诗意与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