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霖朝罢客西东,雨足泥声路未通。
独爱千峰最高处,一峰初日白云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雨后的山野风光图。"春霖朝罢客西东"一句,通过“春霖”(春季的细雨)和“朝罢”(早晨结束,即指雨停)设置了时间背景,并且通过“客西东”的动态描写,传达出行者在这样的环境中前进的艰难。"雨足泥声路未通"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艰辛,其中“雨足”意味着雨水充沛,“泥声”指的是积水造成道路湿滑发出的声音,“路未通”强调了行走的不便。
而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却独自喜爱那最高处的千峰之巅。"独爱千峰最高处"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高洁的精神态度。“一峰初日白云中”则是对这一景象的具体描写,其中“一峰”指的是被选中的那座山,“初日”意味着新的一天刚开始,“白云”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诗人似乎在这片纯净的自然之中找到了心灵的栖息。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将艰难跋涉的旅途与超然物外的山峰景致相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于高洁境界的向往和追求。
不详
晚唐大臣,著名诗人。会昌六年,进士及第,补盩厔县尉。仕宦显达,历任三镇从事,累迁嘉州刺史、各部郎中、同州刺史、工部尚书,先后担任感化军、武宁军和忠武军节度使。广明元年,为许州大将周岌所逐,全家遇害。癖于作诗,称赞“诗古赋纵横,令人畏后生”。著有《诗集》十卷、《繁城集》一卷
春来还似去年时,手把花枝唱竹枝。
狂瘦未曾餐有味,不缘中酒却缘诗。
柳莫摇摇花莫开,此心因病亦成灰。
人生只有家园乐,及取春农归去来。
高出军营远映桥,贼兵曾斫火曾烧。
风流性在终难改,依旧春来万万条。
狂似纤腰嫩胜绵,自多情态竟谁怜。
游人不折还堪恨,抛向桥边与路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