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

叹江潭树老,杜曲门荒,同赋飘零。

乍见翻疑梦,对萧萧乱发,都是愁根。

秉烛故人归后,花月锁春深。

纵草带堪题,争如片叶,能寄殷勤。重寻。

已无处,尚记得依稀,柳下芳邻。

伫立香风外,抱孤愁凄惋,羞燕惭莺。

俯仰十年前事,醉后醒还惊。

又晓日千峰,涓涓露湿花气生。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翻译

感叹江边的老树,杜曲门外的荒凉,一同吟咏漂泊的生涯。
突然相见仿佛在梦中,面对着萧瑟纷乱的头发,满心都是忧愁的根源。
在友人离去后,手持蜡烛独对花月,深陷春天的沉寂之中。
即使有绿草可供题诗,又怎能比得上一片落叶,寄托深深的思念和殷切之情。
想要再次寻找,却已无处可觅,只记得那曾是柳荫下的美好邻居。
独自站在香气四溢的门外,怀抱孤独的哀愁,连燕子和黄莺都感到羞愧。
回想起十年前的往事,即使醉后醒来也会惊觉。
新的一天,阳光照耀千座山峰,滴滴露水润湿花朵,散发出清新的气息。

注释

江潭:江边的水潭。
杜曲:古代地名,这里指代荒凉之地。
飘零:漂泊不定,流离失所。
乍见:突然看见。
萧萧:形容声音凄凉或事物零落。
草带:可供题诗的草地。
殷勤:深厚而恳切的情感。
柳下芳邻:形容美好的邻居环境。
香风:带有香气的风。
羞燕惭莺:形容自己心情低落,连鸟儿也为之感到羞愧。
十年前事:过去的十年间发生的事情。
涓涓:形容水流细小而连续。
花气:花的香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对于过往时光的深切怀念和哀愁。开篇“叹江潭树老,杜曲门荒”立即勾勒出一幅时光荏苒、物是人非的画面,江边的树木已经年迈,曾经热闹的门前如今只有荒凉。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是词人的心境写照。

“同赋飘零”一句点明了词人与旧友共同的命运,如落叶随风,无根可依。接着,“乍见翻疑梦,对萧萧乱发,都是愁根”则表达了词人对于往事的回忆如同梦境一般虚幻,而那随风飘扬的头发正是内心忧虑的外在体现。

“秉烛故人归后,花月锁春深”描述了旧友离去之后,词人独自持蜡烛徜徉于春夜之中,那美丽而又孤寂的景致更加剧化了他的愁绪。接着,“纵草带堪题,争如片叶,能寄殷勤”则透露出词人对于旧地旧物的留恋之情,希望能够通过这些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深情厚谊。

“重寻已无处,尚记得依稀,柳下芳邻”表达了词人对于旧时光阴的追寻,却发现一切都已经改变,只剩下模糊的记忆和曾经美好的邻里。最后,“伫立香风外,抱孤愁凄惋,羞燕惭莺”则是词人在春风中独自站立,怀抱着无尽的哀愁和孤独之情,那些曾经的欢乐如今只剩下羞耻和懊悔。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词人深沉的悲哀和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无限留恋。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忆旧游.寓毗陵有怀澄江旧友

笑铭崖笔倦,访雪舟寒,觅里寻邻。

半掩闲门草,看长松落荫,旧榻悬尘。

自怜此来何事,不为忆鲈莼。

但回首当年,芙蓉城里,胜友如云。思君。

度遥夜,谩疑是梅花,檐下空巡。

蝶与周俱梦,折一枝聊寄,古意殊真。

渺然望极来雁,传与异乡春。

尚记得行歌,阳关西出无故人。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忆旧游.大都长春宫,即旧之太极宫也

看方壶拥翠,太极垂光,积雪初晴。

阊阖开黄道,正绿章封事,飞上层青。

古台半压琪树,引袖拂寒星。

见玉冷闲坡,金明邃宇,人往深清。幽寻。

自来去,对华表千年,天籁无声。

别有长生路,看花开花落,何处无春。

露台深锁丹气,隔水唤青禽。

尚记得归时,鹤衣散影都是云。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忆旧游.新朋故侣,诗酒迟留,吴山苍苍,渺渺兮余怀也。寄沈尧道诸公

记开帘过酒,隔水悬灯,款语梅边。

未了清游兴,又飘然独去,何处山川。

淡风暗收榆荚,吹下沈郎钱。

叹客里光阴,消磨艳冶,都在尊前。留连。

殢人处,是镜曲窥莺,兰阜围泉。

醉拂珊瑚树,写百年幽恨,分付吟笺。

故乡几回飞梦,江雨夜凉船。

纵忘却归期,千山未必无杜鹃。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忆旧游.寄友

记琼筵卜夜,锦槛移春,同恼莺娇。

暗水流花径,正无风院落,银烛迟销。

闹枝浅压髫髻,香脸泛红潮。

甚如此游情,还将乐事,轻趁冰消。

飘零又成梦,但长歌袅袅,柳色迢迢。

一叶江心冷,望美人不见,隔浦难招。

认得旧时鸥鹭,重过月明桥。

溯万里天风,清声谩忆何处箫。

形式: 词牌: 忆旧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