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旧游.寄友

记琼筵卜夜,锦槛移春,同恼莺娇。

暗水流花径,正无风院落,银烛迟销。

闹枝浅压髫髻,香脸泛红潮。

甚如此游情,还将乐事,轻趁冰消。

飘零又成梦,但长歌袅袅,柳色迢迢。

一叶江心冷,望美人不见,隔浦难招。

认得旧时鸥鹭,重过月明桥。

溯万里天风,清声谩忆何处箫。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翻译

回忆起那琼筵上的夜晚,春意盎然的锦绣栏杆,共同被黄莺娇啼所扰。
暗夜中流水声在花径回荡,无风的庭院里,银烛慢慢燃烧。
繁花压低了树枝,女子的脸庞泛着红晕如潮水般涌动。
为何这游玩的心情,竟将欢乐之事轻易地随着冰雪消融。
漂泊不定的生活又化为梦境,只有歌声悠长,柳色遥远。
孤舟中的一片叶子,冷寂在江心,遥望美人却无法招手相见。
还能认出那些旧日的鸥鹭,再次经过明亮月光下的小桥。
追溯万里天风,清脆的箫声仿佛在远方回忆起往昔的某个地方。

注释

琼筵:豪华的宴席。
卜夜:夜间的占卜或宴会。
锦槛:锦绣装饰的栏杆。
莺娇:黄莺的娇嫩鸣叫。
银烛迟销:银色蜡烛缓慢燃烧。
闹枝:繁花盛开的树枝。
髫髻:少女的发髻。
乐事:快乐的事情。
冰消:冰雪融化。
飘零:漂泊不定。
袅袅:悠长的声音。
隔浦:隔着河流。
难招:难以召唤。
鸥鹭:水鸟。
月明桥:月光明亮的小桥。
溯:逆流而上。
清声:清脆的声音。
箫:竹制的吹奏乐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追忆美好时光的情感。开篇"记琼筵卜夜,锦槛移春,同恼莺娇",通过对往昔岁月的回想,展现了诗人对于过往美好的记忆和情感的留恋。"暗水流花径,正无风院落,银烛迟销"则描绘了一幅静谧幽雅的夜晚景象,水边花开,无风之夜,院中银灯辉映,显得分外宁静。

接着"闹枝浅压髫髻,香脸泛红潮。甚如此游情,還将乐事,轻趁冰消"透露出诗人对于那份游乐情怀的珍视,以及对美好时光即逝的无奈。在这段落中,"闹枝浅压髫髻"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春日花间的情景,而"香脸泛红潮"则是对美人面容的一种描写,表达了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愫。

然而,随后"飘零又成梦,但长歌袅袅,柳色迢迢"一转,诗意变得更加淡远和哀伤。诗人似乎意识到过去的美好如同梦境一般易逝难留,而那份情愫只能在悠扬的歌声中寻找慰藉。

最后几句"一叶江心冷,望美人不见,隔浦难招。认得旧时鸥鹭,重过月明桥。溯万里天风,清声谩忆何处箫"则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孤独和对往昔情感的渴望。诗人站在一片冷清的江心,对岸美人的不见让他感到无尽的寂寞,而在月明之下重走旧地,只能与旧时鸥鹭相认,显得格外凄凉。

总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了怀旧情绪和对过往美好记忆的追寻之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景象描摹,将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渴望传达得淋漓尽致。

收录诗词(301)

张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

  • 字:叔夏
  • 号:玉田
  • 生卒年:1248年-1320年

相关古诗词

忆旧游.登蓬莱阁别本登下有越州二字

问蓬莱何处,风月依然,万里江清。休说神仙事,便神仙纵有,即是闲人。笑我几番醒醉,石磴扫松阴。任狂客难招,采芳难赠,且自微吟。

俯仰成陈迹,叹百年谁在,阑槛孤凭。海日生残夜,看卧龙和梦,飞入秋冥。还听水声东去,山冷不生云。正目极空寒,萧萧汉柏愁茂陵。

形式: 词牌: 忆旧游

斗婵娟/霜叶飞.春感

旧家池沼。寻芳处、从教飞燕频绕。

一湾柳护水房春,看镜鸾窥晓。晕宿酒、双蛾淡扫。

罗襦飘带腰围小。尽醉方归去,又暗约明朝斗草。

谁解先到。

心绪乱若晴丝,那回游处,坠红争恋残照。

近来心事渐无多,尚被莺声恼。便白发、如今纵少。

情怀不似前时好。

谩伫立、东风外,愁极还醒,背花一笑。

形式: 词牌: 霜叶飞

月下笛

万里孤云,清游渐远,故人何处。

寒窗梦里,犹记经行旧时路。

连昌约略无多柳,第一是、难听夜雨。

谩惊回凄悄,相看烛影,拥衾谁语。张绪。归何暮。

半零落,依依断桥鸥鹭。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

只愁重洒西州泪,问杜曲、人家在否。

恐翠袖、正天寒,犹倚梅花那树。

形式: 词牌: 月下笛

月下笛.寄仇山村溧阳

千里行秋,支筇背锦,顿怀清友。殊乡聚首。

爱吟犹自诗瘦。

山人不解思猿鹤,笑问我、韦娘在否。

记长堤画舫,花柔春闹,几番携手。别后都依旧。

但靖节门前,近来无柳。盟鸥尚有。可怜西塞渔叟。

断肠不恨江南老,恨落叶、飘零最久。

倦游处,减羁愁,犹未消磨是酒。

形式: 词牌: 月下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