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上人游方

山深不可见,一锡又云飞。

梵译通方语,林霜点衲衣。

神闲生境寂,思苦入吟微。

寒月空相照,何人夜扣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深山隐秘难见,僧人持锡独行云间。
诵经之声穿越四方语言,霜降树林,打湿了僧袍。
心神宁静,环境清寂,深思入诗,意蕴微细。
寒冷的月光独自照亮,深夜里谁会敲门来访呢?

注释

山:深山。
不可:难以。
见:看见。
一锡:一根锡杖。
云飞:在云中行走。
梵译:用梵文翻译。
通方语:四方通用的语言。
林霜:林中的秋霜。
衲衣:僧人的衲袍。
神闲:心神悠闲。
生境:产生环境。
寂:寂静。
思苦:深思苦虑。
入吟微:融入诗篇,意蕴微细。
寒月:冷月。
空相照:独自照耀。
何人:谁人。
夜扣扉:深夜敲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僧侣游历的画面。"山深不可见,一锡又云飞",展现了山之深远与行者的孤寂,行者仅凭一根锡杖,轻盈地穿行于白云之间,形象生动。"梵译通方语"暗示了僧侣的佛法修为和跨文化交流,"林霜点衲衣"则描绘出僧人身处清冷环境,衣衫被霜露打湿的情景。

"神闲生境寂"表达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与环境的寂静相互映衬,"思苦入吟微"则透露出诗人对僧人深沉思索与创作诗歌的内心世界。最后两句"寒月空相照,何人夜扣扉"以月光和无人敲门的静谧,烘托出一种空灵而孤寂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僧人的独行与禅意。

整体来看,薛嵎的这首《素上人游方》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在深山中修行的僧侣形象,展现了其内心的宁静与思考,以及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处。

收录诗词(270)

薛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贾鹿岩

不是长江派,因何亦好吟。

从知世味淡,自觉野情深。

科举无名字,案头唯古今。

新铭为读尽,可惜老山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郭氏抗云楼

宴坐群峰表,太空无一尘。

青山独往意,白首自由身。

放鹤重霄阔,凭栏万木春。

纷纷荆棘里,跬步亦逡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郭氏遗经堂

校雠存手泽,肯构烱前光。

际此圣明代,应无屋壁藏。

半窗分雪影,群蠹避芸香。

静想趋庭意,居然师友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高氏石云

阆仙曾得句,月下自推敲。

以此幽闲趣,长为淡泊交。

水寒梅照影,霜滑鸟归巢。

余亦同怀者,从君结把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肴]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