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坡诗

先生诗笔觑天巧,国中往往无曹鲍。

一读快如檄愈头,抓痒底用麻姑爪。

千古词林有若人,谁复庸中誇佼佼。

当年流落见丹心,悬知世道终难拗。

玉堂岂不愿公留,群吠其如尨也狡。

出入风波千万里,葛巾野服混蛮獠。

饥来只字不堪煮,豆粥一盂粗可饱。

跋前疐后竟何成,赢得清名占箕昴。

与公同时富贵人,名字磨灭随虮蚤。

丈夫当为不朽计,方寸莫被饥寒扰。

形式: 古风

翻译

先生的诗才如同窥探天机般巧妙,国内很少有人能与曹、鲍比肩。
阅读他的诗就像疾风过耳,连挠痒都无需借助麻姑的爪子。
在千年的诗词史上,这样的人才难得,谁还能在平凡中出类拔萃。
他当年流离失所却赤诚不变,预知世道艰难,却无法改变。
他本应留在朝廷,但像狡猾的狗群吠叫,难以留下。
他历经风雨,无论身处何处,都与平民百姓混迹在一起。
饥饿时连一个字都难以煮熟,一碗豆粥已足以充饥。
进退维谷,最终有何成就?只赢得清名,高挂星空的箕、昴之间。
与你同处繁华时代的富贵之人,他们的名字早已随尘土消散。
大丈夫应当追求不朽,心中不应被饥寒困扰。

注释

觑:窥探。
曹鲍:曹植、鲍照,均为古代著名诗人。
檄愈头:疾风过耳,形容诗文流畅。
麻姑爪:比喻挠痒的工具,这里指诗文的生动。
词林:诗词的海洋。
悬知:预料。
拗:改变。
玉堂:朝廷。
尨:多毛的狗,比喻众多的异议者。
蛮獠:泛指边远地区的人民。
豆粥:粗糙的饮食。
跋前疐后:进退两难。
虮蚤:微小生物,比喻消失无踪。
丈夫: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方寸:内心,心思。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王迈的作品,名为《读坡诗》。王迈在诗中表达了对唐代诗人白居易(也称“坡仙”)的崇敬之情,并通过对比自己与白居易的处境,抒发了对当时社会现实和个人命运的感慨。

首句“先生诗笔觑天巧”,赞美白居易的诗歌技艺高超,如同上天所授。接着,“国中往往无曹鲍”表明在王迈看来,当时的文坛没有能够与古代伟大文学家曹操、鲍照相提并论的人才,暗示了对当世文人不满。

“一读快如檄愈头”,形容白诗易懂且读起来如同药石般能治愈心灵的创伤。接下来,“抓痒底用麻姑爪”则是比喻白居易的文字犀利,能够触及人心深处的疼痛。

“千古词林有若人”,指的是白居易在诗歌艺术上的成就永远传颂。然后,“谁复庸中誇佼佼”表达了对当时文坛浮华不实之风的批评,认为很少有人能够像白居易那样真诚地创作。

“当年流落见丹心”,王迈自比为被世人遗忘的丹心(即忠诚的心)。紧接着,“悬知世道终难拗”表达了对社会世道不公和个人理想难以实现的无奈感。

“玉堂岂不愿公留,群吠其如尨也狡”,这里的玉堂指的是朝廷或高贵之地。王迈感叹朝廷若能留住像白居易这样的贤才,那么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就不会有机会在那里横行。

“出入风波千万里,葛巾野服混蛮獠”,则是形容诗人的生活境遇多舛,穿梭于世间的风波之中,如同古代文人葛巾、野服一般,在蛮獠之地(边远或蛮荒之地)漂泊。

“饥来只字不堪煮,豆粥一盂粗可饱”,王迈在这里描述自己贫困的生活状态,只能勉强填饱。

最后,“跋前疐后竟何成,赢得清名占箕昴”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功业和声誉的关注,虽然经历种种磨难,但终究赢得了一份清白之名。紧接着,“与公同时富贵人,名字磨灭随虮蚤”则是说那些与王迈同时代且身居富贵的人,他们的名字最终也会如同微小的 虮蚤般被历史所遗忘。

“丈夫当为不朽计,方寸莫被饥寒扰”,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作为一个有志之士应当追求永恒不朽的事业,而不是让眼前的困顿(饥寒)干扰自己的大志。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读诚斋新酒歌仍效其体

先生出奇作新酒,自作自歌自为寿。

酒徒若欲举吾杯,先挽天河濯渠手。

谁知先生诗更奇,刊落陈言付刍狗。

俗人欲诵先生诗,先吸天浆漱渠口。

古来作酒称杜康,作诗只说杜草堂。

举世无人传得方,奄有二杜惟一杨。

先生此味谁能尝,却曾见此糟蟹黄。

一片入口风韵长,馀子祇慕大官羊。

天公生我太迟后,不作先生牛马走。

低头乞取酒百壶,咽下先生诗万首。

先生骑鲸上天游,问著许侬知味否。

形式: 古风

贼平贺本路史仓良叔弥忠四首(其一)

实地从来着脚安,好脩纕蕙更纫兰。

贵游淡似孤寒士,达宦贫于初品官。

医国名方留肘后,忧民心事集眉端。

浮荣过眼同归尽,独鲁灵光耐久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轿中五言

卯酒工为醉,春衫怯晓寒。

篮舆有何味,脚力且图閒。

得句点头笑,拈书信手翻。

仆夫行且止,我爱眼前山。

形式: 五言律诗

啄木鸟

啄木复啄木,汝啄抑何毒。

千株万株端明松,五月六月来清风。

木于汝何恶,朝朝暮暮啄。

劝汝利觜宜少停,戕木之生吾忍听,已有弋者在后亭。

微虫初何识,亦能对以臆。

天子爱元元,宵衣念艰食。

连年值禾饥,穷闾多菜色。

县官急督租,吏饕饥需索。

啄木比刻木,何者为可疾。

木生与民生,何者为当恤。

可弹者不弹,为我谢彼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