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平贺本路史仓良叔弥忠四首(其一)

实地从来着脚安,好脩纕蕙更纫兰。

贵游淡似孤寒士,达宦贫于初品官。

医国名方留肘后,忧民心事集眉端。

浮荣过眼同归尽,独鲁灵光耐久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实实在在地立足于大地,喜好编织香草如蕙和兰。
富贵之人淡泊如孤寒之士,显达官员生活比初入仕途时还要清贫。
以医术救国的良方流传在肘后的医书,关心民生疾苦的思绪凝结在眉头。
短暂的浮华如同过眼云烟,最终都会消失,唯有鲁地的灵光经久不衰。

注释

实地:指实际的土地或现实。
着脚安:立足、安定。
纕蕙:香草,这里指蕙草。
纫兰:编织兰花。
贵游:贵族或有权势的人。
孤寒士:孤独清贫的知识分子。
达宦:显达的官员。
初品官:刚入职的官员。
医国:以医术治理国家。
名方:著名的药方。
肘后:肘部后面,古时指随身携带的书籍。
忧民:关心民众。
心事:心中的忧虑或事务。
集眉端:凝聚在眉头,表示深思熟虑。
浮荣:表面的荣耀。
归尽:消失殆尽。
鲁灵光:鲁地的灵光,可能指文化或精神象征。
耐久看:经久不衰,值得长久欣赏。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清贫生活,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和民众深切关怀的诗句。开篇“实地从来着脚安,好脩纕蕙更纫兰”两句,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种超脱物质欲望、内心自在的生活态度。这里的“实地”指的是脚踏实地,不追求奢侈品位,“好脩纕蕙更纫兰”则是形容对简单生活的喜爱。

接着,“贵游淡似孤寒士,达宦贫于初品官”两句,通过对比鲜明的人生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虽身居高位但内心清贫、不为物欲所动之人的赞赏。这里的“贵游”指的是高贵的生活,“孤寒士”则形容那些虽然生活清贫但精神独立自强之士;“达宦贫于初品官”则是说尽管官至显赫,但内心仍保持着一份清贫,不被物质所累。

在“医国名方留肘后,忧民心事集眉端”两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国家的深切关怀和对民众疾苦的同情。这里的“医国名方”比喻治国之策,而“留肘后”则是希望这些良策能够得到延续和实施;“忧民心事集眉端”则形容诗人对于百姓疾苦的深切忧虑,这份忧虑如同眉间的皱纹,难以抚平。

最后,“浮荣过眼同归尽,独鲁灵光耐久看”两句,通过对比世事无常与精神追求的恒久性,再次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荣华的超脱和对于精神价值的重视。这里的“浮荣”指的是那些转瞬即逝的荣耀,“同归尽”则是这些荣耀终将消散;“独鲁灵光耐久看”则是说唯有鲁地(孔子故里)那份文化和精神遗产,才是真正能够长存的宝贵财富。

总体来说,这段诗文通过对日常生活、人生态度、国家关怀以及精神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欲望、重视精神价值的人生哲学。

收录诗词(492)

王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诗人。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 字:实之
  •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 生卒年:1184~1248

相关古诗词

轿中五言

卯酒工为醉,春衫怯晓寒。

篮舆有何味,脚力且图閒。

得句点头笑,拈书信手翻。

仆夫行且止,我爱眼前山。

形式: 五言律诗

啄木鸟

啄木复啄木,汝啄抑何毒。

千株万株端明松,五月六月来清风。

木于汝何恶,朝朝暮暮啄。

劝汝利觜宜少停,戕木之生吾忍听,已有弋者在后亭。

微虫初何识,亦能对以臆。

天子爱元元,宵衣念艰食。

连年值禾饥,穷闾多菜色。

县官急督租,吏饕饥需索。

啄木比刻木,何者为可疾。

木生与民生,何者为当恤。

可弹者不弹,为我谢彼弋。

形式: 古风

寄呈漳守李侍郎元善四首(其三)

向来大姓虐穷闾,千亩农田浚作渠。

黠吏鹰豪争攫肉,骄儿螂怒敢当车。

老丞嫉恶无容忍,直笔诛奸欲剪锄。

解印此曹称快甚,惟民与士最愁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寄林少忠因为家叔再留之馆(其一)

择师难似择良医,争得奇功指俗迷。

每羡君才如扁鹊,能为后学发醯鸡。

作文须有夺胎法,卞惑先须刮膜篦。

子侄明年看骨换,所求不止在刀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