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石头城

背郭嚣尘远,高秋川岳清。

幽怀初旷荡,陈迹故纵横。

遥望龙盘旧,长怜蚁穴争。

绀园随处辟,粉堞向来倾。

发草窥眢井,看碑验故茔。

门开苍耳路,亭爱翠微名。

远树淮南出,沧江鸟外明。

人烟川浩渺,风物岁峥嵘。

吹帽仍佳节,传觞但老兵。

愚生杂蛙黾,浪走愧璜珩。

去去帆樯尽,萧萧芦苇鸣。

登高未成赋,览古独含情。

政复哀王粲,何堪厌祢衡。

敝庐沧海曲,目断白云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溍的《九日登石头城》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色与深沉感慨。首联“背郭嚣尘远,高秋川岳清”以对比手法,突出石头城远离尘嚣的宁静与高秋时节山川的清澈,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颔联“幽怀初旷荡,陈迹故纵横”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开阔与对过往历史的追忆,既有豁达之感,又蕴含着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颈联“遥望龙盘旧,长怜蚁穴争”运用比喻,将石头城的历史地位比作龙盘踞之地,而“蚁穴争”则暗喻历史上的纷争与变迁,既展现了历史的宏大,也体现了对过往的怀念。接下来的“绀园随处辟,粉堞向来倾”描绘了石头城内外的景象,绀园的开辟与粉墙的倾颓形成鲜明对比,寓含着对时间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尾联“远树淮南出,沧江鸟外明”通过远眺的视角,展现了辽阔的自然景观,同时“人烟川浩渺,风物岁峥嵘”则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壮丽与岁月的沧桑。诗人在此借景抒情,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政复哀王粲,何堪厌祢衡”引用典故,借王粲和祢衡的故事,表达了对才华横溢却命运多舛的文人的同情与哀叹。全诗在描绘壮丽景色的同时,融入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463)

黄溍(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文潜,元代著名史官、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文思敏捷,才华横溢,史识丰厚。一生著作颇丰,诗、词、文、赋及书法、绘画无所不精,与浦江的柳贯、临川的虞集、豫章的揭徯斯,被称为元代“儒林四杰”。他的门人宋濂、王袆、金涓、傅藻等皆有名于世

  • 字:晋卿
  • 籍贯:婺州路义乌(今浙江义乌)
  • 生卒年:1277年11月27日—1357年10月18日

相关古诗词

同刘遂初修撰周伯温编修任大瞻经历王继志架阁西山行香次遂初韵

仙驭宾天久,衣冠出此游。

祗园金地古,汾水白云秋。

谒拜陪诸彦,跻攀展寸眸。

始知山水窟,近在帝王州。

深岫藏青霭,平芜映绿畴。

层台临太液,环海象瀛洲。

粤自遗弓剑,无从望黈旒。

明庭虚次舍,綵缆旧维舟。

陛戟盈千列,灵舆副九斿。

祠官侦伺谨,中使往来稠。

备礼兼今昔,求神遍显幽。

琅函开贝叶,玉瓒荐黄流。

肸蚃人天合,辉光日月侔。

遥看陈羽卫,疑是问龙楼。

花雨缤纷落,香烟泱漭浮。

重关罗虎兕,簇仗拥螭虬。

去去箫声远,微微扇影收。

清都成梦境,尘劫等浮沤。

归径缘湖尾,残阳挂树头。

举杯相慰藉,分席暂淹留。

物色迓行辔,风寒袭敝裘。

回瞻天路永,坐感岁时周。

恋阙惭衰朽,非材堕谬悠。

词休富鸿藻,珍赠若为酬。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试院同诸公为主试官作

右辖升庸日,秋闱献艺初。

端居烦坐镇,妙简备贤书。

忆昔兴文运,惟天启圣谟。

教条行九有,学业出三馀。

儒术俄中否,词场遂久虚。

纶言何噩噩,髦士共于于。

吐握承谦德,飞扬感壮图。

至公留藻鉴,成物待洪炉。

肃穆华星聚,涵容化日舒。

谁欤随计吏,行矣听传胪。

橘柚天庭贡,参苓相府储。

铺张须钜笔,衰朽愧荒疏。

形式: 排律

凤凰山

沧海桑田事渺茫,行逢遗老色凄凉。

为言故国游麋鹿,漫指空山号凤凰。

春尽绿莎迷辇道,雨多苍荠上宫墙。

遥知汴水东流畔,更有平芜与夕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早起

漠漠晴檐散薄云,独搔短发立清晨。

春风入树无行迹,晓月窥帘欲近人。

旋觉新吟随梦寐,不知清露湿衣巾。

何人正踏长安陌,想见看花拂面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