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墓

冀州飞檄傲英雄,却把文辞事邺宫。

纵道笔端由我得,九泉何面见袁公。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冀州发出文书挑战英雄豪杰,却只是用文章侍奉在邺城的宫殿。
即便我的笔下可以任我驰骋,死后有何颜面去见袁绍公?

注释

冀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代指一方势力。
飞檄:迅速发布文书,常用于紧急征召或声讨。
傲:此处意为挑战、轻视。
英雄:指有勇有谋的人,此处泛指各方豪杰。
文辞:文章、文才。
事:侍奉,此处指效力于。
纵道:即使,哪怕。
笔端:笔下,指写作的能力或范围。
由我得:任我发挥,随心所欲。
九泉:黄泉,指地下,常用来比喻死后的世界。
何面:有何颜面,有什么脸面。
袁公:指袁绍,东汉末年群雄之一,此处代表被轻视的英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英雄时代的怀念,以及自己文笔的自信。"冀州飞檄傲英雄"一句,"檄"意指箭一般射出,形容词作文辞之用,表达诗人在冀州这块土地上,以其杰出的文学才华挑战或超越古代英雄。这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自豪,也反映了他对历史英杰的敬仰。

"却把文辞事邺宫"则转而说明,尽管诗人有超群的才情,但最终还是将这些才华用于侍奉朝廷。这里的"邺宫"特指汉魏时期的都城洛阳或其它古代都城,象征着权力中心。

第三句"纵道笔端由我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笔的自信和掌控感,认为自己的文学成就完全出于个人的才华和努力。

最后一句"九泉何面见袁公"则是诗人表达了对先贤袁公(可能指袁绍或其他历史人物)的尊崇之情。"九泉"在这里代表地下,意指死后的世界,而"何面"则是一种谦逊的说法,表示诗人对于能与袁公相见感到不配或不知如何以自己的面目去面对先贤。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转折,展现了诗人的历史使命感、个人才华的自信以及对前代英雄的敬仰。

收录诗词(302)

吴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诗人。卒于唐昭宗天复三年(903),享年五十四岁。他生当晚唐后期,一个较前期更为混乱、矛盾、黑暗的时代,他死后三年,曾经盛极一时的大唐帝国也就走入历史了,因此,可以说是整个大唐帝国走向灭亡的见证者之一

  • 字:子华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850

相关古诗词

卖花翁

和烟和露一丛花,担入宫城许史家。

惆怅东风无处说,不教闲地著春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和杨侍郎

目极家山远,身拘禁苑深。

烟霄惭暮齿,麋鹿愧初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和寄座主尚书

偶逢戎旅战争日,岂是明时放逐臣。

不用裁诗苦惆怅,风雷看起卧龙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僧咏牡丹

万缘销尽本无心,何事看花恨却深。

都是支郎足情调,坠香残蕊亦成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