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都宪高先生总督漕运

飞挽地僵仆,海运天翻波。

圣皇制国计,全功在漕河。

河水亦有竭,民力岂云多。

榜卒晨告痡,及暮靡啸歌。

妻孥终岁别,生死在网罗。

去年千里赤,十室九蓬科。

骨肉且相食,他人将若何。

根蠹花不实,生理宁有他。

君子秉明德,调剂使平和。

干禄有恺悌,刚柔无僣差。

如何民物遂,国祚同无涯。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湛若水所作的《送都宪高先生总督漕运》,描绘了漕运对国家的重要性以及其中百姓的艰辛。首句“飞挽地僵仆,海运天翻波”形象地展现了漕运船只的繁忙与艰难,暗示着运输过程中的辛苦与危险。接着,诗人强调了圣明君主通过漕河管理国家经济的智慧,“圣皇制国计,全功在漕河”。

然而,诗人也揭示了漕运背后的社会问题,“河水亦有竭,民力岂云多”,指出即使河水有限,民众的劳役负担仍然沉重。百姓生活困苦,“榜卒晨告痡,及暮靡啸歌”,妻离子散,生死未卜。“去年千里赤,十室九蓬科”进一步描绘了饥荒的严重,甚至到了骨肉相残的地步。

诗人深感忧虑,“根蠹花不实,生理宁有他”,社会根基腐败,民生凋敝。他期盼君子如高先生能以公正明德来调节,实现社会的平衡和谐,“君子秉明德,调剂使平和”。最后,诗人寄希望于官员们能公正无私,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干禄有恺悌,刚柔无僣差。如何民物遂,国祚同无涯”。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反思,表达了对漕运制度下民生疾苦的关注,以及对公正治理的期待。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送庄西峰还江浦

峨峨定山尊,苍苍出云里。

望之不可即,盈盈隔江水。

何以爱此山,爱此山中云。

涔涔不成雨,念之徒伤神。

定山不可见,得见西峰子。

爱之若定山,聊以慰予意。

之子度江去,渺然一苇杭。

登高赋将归,于以写不忘。

形式: 古风

送陈太仆谢病还福建

暂辞太仆马,采药归武夷。

武夷多异人,九曲或见之。

若逢云谷老,为予重致辞。

精一事久旷,千载空尔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题淮浦为杨敬之太仆

泠泠淮浦水,水清人亦清。

有客来照影,浩然歌濯缨。

岂但可濯缨,坐使心神澄。

无穷川上意,日夜注沧溟。

形式: 古风

陪诸公瀛洲胜会(其一)

广宴开钟阜,群彦集瀛洲。

新晴美朝晖,重阴豁然收。

主人爱敬客,感格天与谋。

八榻依云列,眇予岂其俦。

因思竹林会,当时亦何修。

醉心以明德,岂伊杯酒酬。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