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广宴开钟阜,群彦集瀛洲。
新晴美朝晖,重阴豁然收。
主人爱敬客,感格天与谋。
八榻依云列,眇予岂其俦。
因思竹林会,当时亦何修。
醉心以明德,岂伊杯酒酬。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诗《陪诸公瀛洲胜会(其一)》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地点在钟阜,群英荟萃于瀛洲。诗人赞美了雨后初晴的美景,阳光明媚,驱散了先前的阴霾,显得格外开朗。主人的热情好客,仿佛得到了天地的助兴,宴会上的八榻排列如云,诗人自谦并非这些杰出人物之一。
诗人由此联想到历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聚会,他们聚集在一起,除了饮酒作乐,更是在追求高尚品德和智慧的交流。诗人强调,这里的聚会并非仅仅为了饮酒,而是借酒表达对美德的追求,是对精神层面的深度酬答。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对高尚情操的向往。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吾慕朱修撰,持敬终不破。
千载仰其人,庶以警予情。
蔼蔼玉峰子,云间一硕果。
大华谢雕镌,至性本无作。
桃李自成蹊,此言可喻大。
默默太宰公,恭敬倾四座。
清献本狷介,琴鹤适相随。
峻洁殊绝俗,家风君独追。
昔予与宗伯,内馆日徘徊。
因兹契衷素,卓然出风埃。
何其廿载下,共把金陵杯。
杯到莫停手,有诏行当回。
翩翩李供奉,世号谪仙人。
帝赍锦绣襟,笔下如有神。
明公泰山秀,鼎甲自宸遴。
不薄南国游,渺渺江东云。
玉堂忝嘉会,律转物华新。
再枉琼瑶篇,涤我胸中尘。
太常抱荆璞,肮脏尝遗荣。
拜诏感明主,买舟扬越行。
虚疑是何逊,吟笑春风生。
寄怀托秋奕,远心在沉溟。
清修我所师,维以咏周行。
今夕同嘉宴,欲子子心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