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前浦去,何处最能留。
黄鸟换枝啼不歇,落花细逐往来舟。微月上汀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前浦离去后的深深怀念。"前浦去,何处最能留"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某个特定地点的依恋,暗示那里曾有特别的情感或景色让人难以忘怀。接下来的"黄鸟换枝啼不歇"通过黄鸟在新枝上的持续啼鸣,象征着时光流转,而诗人的心绪却如鸟儿般无法停止对过去的思念。"落花细逐往来舟"则以飘零的落花随流水逐舟而去,形象地展示了离别之感,以及诗人眼中的物是人非。最后,"微月上汀洲"以淡淡的月光洒在水边的洲渚,营造出一种孤寂而静谧的氛围,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惆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的淡淡哀愁,具有浓厚的怀旧之情。
不详
文学家,与兄毛万龄并称为“江东二毛”。原名甡,又名初晴,又字于一、齐于,又号初晴、晚晴等。以郡望西河,学者称“西河先生”。明末诸生,清初参与抗清军事,流亡多年始出。康熙时荐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充明史馆纂修官。寻假归不复出。治经史及音韵学,著述极富。所著《西河合集》分经集、史集、文集、杂著,共四百余卷
妆裹淡,时世在江淮。
裙褶缓韬双笼袜,髻根松贴两梁钗。驱鸭去还来。
频怅望,耶水与梧宫。
谁浣素纱窥越女,因歌白苎号吴侬。总在石莲东。
归去好,长听子规啼。
红藕城桥风脉脉,黄梅江阁雨凄凄。愁思望中迷。
江上市,帆落度桥来。
两岸娼楼悬水栅,平船击板瞑烟开。渔火夜相猜。